很快,一支精干的小分队集合完毕。
士兵们虽然穿著五八门的便装,但眼神中的坚毅和行动间的默契,依然透露出职业军人的素养。
他们小心翼翼地將“迅雷”步枪从偽装的布套中取出,检查著这种划时代的武器。
“迅雷”步枪,林恩阁下和工匠们的心血结晶。
后膛装填,使用定装纸壳弹,射速远超传统的燧发枪。
除了步枪,还有两组士兵背著奇怪的管状物和弹药箱,这就是“掷雷器”和配套的炮弹。
这种由迈耶工程师主导研发的简易炮弹发射器,结构极其简单,原理类似小口径臼炮。
半定装,底部塞入特製的雷帽,击发后可以將霰弹炮弹拋射出一百多米,用於攻击集群目標或简易工事。
“记住,”埃里希再次强调,“我们的目標是敌人的军官。优先使用『迅雷』进行精確打击。『掷雷器』用於压制可能出现的集群敌人或火力点。”
“注意隱蔽,节省弹药,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擅自开火。战斗结束后,立刻回收所有弹壳,打扫战场痕跡。”
士兵们低声应是,眼中闪烁著兴奋和紧张。
他们渴望在实战中检验新武器的威力,但也明白这次行动的危险性。
鹰嘴崖,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一条狭窄的道路穿过。
埃里希选择了一处视野开阔、隱蔽性良好的高地作为主阵地。
二十名装备“迅雷”的射手呈散兵线散开,利用岩石和树木作为掩护,將枪口对准了下方必经之路。
两组“掷雷器”则布置在稍后的位置,可以覆盖道路拐弯处的一片开阔地。
山风呼啸,带来远方的喧囂。
埃里希能隱约看到,在道路两侧更低矮的山坡上,影影绰绰地埋伏著许多蒂罗尔起义军。
他们的埋伏阵地选择得並不理想,有些甚至暴露在开阔地带,这让埃里希微微皱眉。
这些勇敢但缺乏训练的农民,热情有余,纪律不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仿佛凝固了。
终於,道路的尽头出现了几个移动的身影。
是巴伐利亚的尖兵,小心翼翼地搜索前进。
紧隨其后,大队的士兵出现了,排著相对密集的队形,军官骑在马上,在队伍中前后穿梭,大声下达著命令。
埃里希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著敌军。
大约五十人,和“隼”的情报一致。
领头的是一名中尉,还有一个佩戴军士长標誌的老兵。
队伍中间似乎没有重武器。
“目標,骑马的军官和那个军士长。”埃里希低声下令,“等他们进入中间那片开阔地再开火。第一排自由射击,第二排预备。”
卡尔在一旁用手势重复了命令。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士兵们屏住呼吸,手指搭在“迅雷”的扳机上。
这种新式步枪的击发机构与燧发枪完全不同,更加灵敏。
巴伐利亚军队毫无察觉,继续前进,进入了伏击圈的中心。
“开火!”埃里希的声音不高,但在寂静的山谷中异常清晰。
“砰砰砰砰!”
一连串清脆而急促的枪声骤然响起,完全不同於传统燧发枪沉闷的轰鸣。
“迅雷”步枪的射速优势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几乎在第一声枪响的同时,骑在马上的巴伐利亚中尉猛地向后一仰,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队伍中的军士长也应声倒地。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巴伐利亚士兵陷入了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