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彻底成了摆设。
他也膨胀到了极点,四方贡献,都是先入他的府邸,官员们悉出其门。王含为征东將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弟弟王舒为荆州,王彬为江州,王邃为徐州。至於沈充、钱凤一帮爪牙,凶险骄恣,杀戮隨意,又大起营府,侵人田宅,发掘古墓,剽掠市道,士庶解体······有识之士,“知其祸败焉”。
司马睿面对这样的局势,心情更加不好,渐渐得病。
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日(公元323年1月3日),晋元帝终於忧愤病逝,终年47岁,在位6年,遗詔由太子司马绍继位。
这是位可惜的皇帝。
王敦的堂弟弟王棱见他如此无法无天,当下日夜切諫。
王敦听了大怒,把他杀了,继续无法无天的做法。
王敦没有儿子,於是以王含儿子王应为子。
按照事物的规律,像王敦这样的做法,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失败。
可惜,王敦没等到失败就病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军师钱凤一看王敦病了,忙对他说:“属下说句不忌讳的话,那就是后事怎么安排?”
王敦也知道自己病得不轻,当下说:“想做皇帝这事,岂是常人就能做成的?而且王应年少,怎么做得了大事?我死之后,最好解眾放兵,归身朝廷,保全门户,这是上计!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这是中计!如果我这一次病不会死,带著大伙,推翻皇帝,万一侥倖成功,这是下策!”
钱凤听了,对他的同党说:“王公说的下计,就是上计啊!”於是,和沈充定谋,准备等王敦死后作难。
王敦知道,要是他死后儿子真的造反,那周札是个对手,当下把他杀了,还灭了他三族。常从督冉曾、公乘雄等是晋元帝的腹心,王敦也把他们杀了。
此时,新任皇帝司马绍也想討伐王敦,当下微服到了芜湖,去察看王敦的营垒,又经常派遣大臣去讯问王敦的起居,等待著王敦一病死,立即动手!
此时的形势,和司马睿在世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一是王敦快死,他一死,群龙无首,他的人马就成了乌合之眾;二是通过这一年来,司马绍也积累了一定的兵力。
但,一切要建立在王敦死的前提之下。王敦不死,司马绍照样不是敌手。
王敦对於司马绍这个二十来岁的皇帝,当然也是不放心的,当下任命温嶠为丹阳尹,前去窥探朝廷。
温嶠到了京城之后,立即反水了,把王敦那一边打算逆谋的计划全部告诉了皇帝。
温嶠之所以那么急著反水,是因为他知道王敦已经病了,而且很严重,所以,投靠皇帝是最明智的选择。
由此可知,人一病,或者衰老,运气真的会跟著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