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开始认为他是来自偏远之地的人,不大理睬他。但陶侃每次去,都神色安然。张华后来与他交谈,大为惊异,觉得他是个人才,当下拜陶侃为除任郎中。
陶侃遇到张华这样的伯乐,眼看就要平步青云,哪里知道,他因福得祸。
孙秀发动政变,杀了贾后和张华,对於陶侃这样由张华提拔的人,自然是不用的,当下贬他为舍人。
陶侃开始不受待见,眼看没什么政治前途,当下弃官回家。
陶侃虽然受到了挫折,但是,以他的能力和人格,很快就会迎来转机的。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义阳蛮张昌聚眾在江夏作乱。
朝廷即任命刘弘为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率军前去镇压。
刘弘上任后,知道陶侃是个人才,当下任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命他为先锋开赴襄阳,討伐张昌。
陶侃不负重任,屡次与张昌交战,终於大败张昌,前后斩杀数万人。
张昌逃窜到下山,他的部眾全部投降,荆州平定。
陶侃因有功,被任命为江夏太守、鹰扬將军。
他做到太守的位置后,立即齐备仪仗,將母亲接到官舍,让乡里的人都大觉荣耀。
最⊥新⊥小⊥说⊥在⊥⊥⊥首⊥发!
这一刻,我相信陶母会流下幸福的眼泪,会觉得她当初断髮给陶侃铺路是值得的!而那些取笑过陶母的人,此刻,她们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
人世间的许多事就是这样,你没承受过多大的嘲弄,就不能承受住多大的福气。
之后,西晋灭亡,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陶侃拥立司马睿,被封为奋威將军。
再之后,王敦作乱,陶侃领兵救驾,击败了叛贼梁硕,被封为征南大將军。
他镇守在荆州,军民勤於农稼,家给人足,为荆州带去了繁荣。
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苏峻之乱爆发,建康被叛军所占领,陶侃的儿子陶瞻也被叛军杀害。
此时,平南將军温嶠邀请陶侃出兵一同勤王。
当初,明帝驾崩时,陶侃並不是辅政大臣之一,他对此深为遗憾,於是答覆温嶠说:“我是在外守边的將领,不敢超越自己的职分。”
温嶠坚决要求他出兵,並推举他为盟主。
陶侃这才派督护龚登率兵来与温嶠会合,隨后又將龚登追回。温嶠在书信中以苏峻杀害陶瞻的事来激怒他,陶侃的妻子龚氏也力劝他出兵,陶侃於是戎服登舟而行,昼夜兼程,连陶瞻的丧礼也未参加。
五月,与温嶠、庾亮等人齐会在石头城下。
诸军就要展开决战,陶侃认为贼兵强盛,不可硬攻,当等待时机以智而破之。
他一直等待著,终於等到了苏峻的叛军进攻大业营垒。
陶侃的手下长史殷羡对他说:“陆战我们不如苏峻,如果派人去救大业,那大事难成。现在应该急攻石头城,苏峻必定会救援,这样大业就解围了。”
陶侃听从了殷羡的建议,前去攻打石头城。
苏峻果然丟下大业来支援石头城。
这样一来,苏峻就陷入了包围圈。
陶侃和诸路义军,包围了苏峻。
陶侃的部將彭世在阵上斩杀苏峻,致使叛军大乱。
苏峻之弟苏逸收聚残兵,想再次起势。
陶侃哪里会让他有再次起来的机会,在石头城击斩了苏逸。
一场为东晋带来动乱的苏峻之乱,就此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