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3 闻过即改的唐太宗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李世民大怒,召见魏徵,责备魏徵说:“中男壮大者,是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你固执至此!”

魏徵回答说:“用兵在於管制他们得当,而不在於眾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於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且陛下每次说『我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如今即位未几,失信就有好几次了!”

李世民听了愕然,说:“我什么时候失信了?”

魏徵从容回到:“陛下初即位,下詔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说『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復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復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徵得物,復点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於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於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李世民被他这样一通责备,越听越觉得击中自己的错误,当下高兴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个固执的人,怀疑你不通达政事,如今听你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要是號令不信,老百姓就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朕过深矣!”於是,不点中男,赐魏徵一瓮金子。

李世民听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气,当下召见,询问他为政之道。

张玄素回答说:“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又,臣观隋末乱离,其欲爭天下者不过十余人而已,其余皆保乡党、全妻子,以待有道而归之耳。乃知百姓好乱者亦鲜,但人主不能安之耳。”

李世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当下擢任他为侍御史。

李世民为了试探下面的官吏会不会受贿,当下密使左右试贿赂下面的官吏。

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李世民大怒,想杀了他。

民部尚书裴矩立即进諫说:“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於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世民听了,觉得有道理,当下大悦,召文武五品以上,告诉他们说:“裴矩能当官力爭,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司马光《资治通鑑》中记载了此事,在下面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评点: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隨矣。

意思是说,裴矩这个人,在隋朝是个佞臣,专门阿諛隋煬帝,可是,在李世民这,就成为直臣,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皇帝是个明君,听得进別人的意见,所以,佞臣变为直臣。

確实如此!

我们很多人,为什么做了错事没人劝说?因为,你根本就是个不听从別人意见的人,谁会吃饱饭没事干去得罪你?

李世民之所以能成为最完美的皇帝,就是因为他能够听得进別人的意见,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

我们每个人,其实最大的敌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谁能把控住自己的缺点,並能改正它,谁就將在完美的道路上前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