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7 一代奇女子上官婉儿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了姘头武三思,將武三思领进宫中。

李显於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李重俊终於爆发,与左羽林大將军李多祚等,矫詔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於其府第,並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並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

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著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將军刘仁景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

李重俊因此兵败被杀。

上官婉儿由此更是深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內政,她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並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因此,朝廷內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

最⊥新⊥小⊥说⊥在⊥⊥⊥首⊥发!

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其母郑氏去世后追諡为节义夫人,婉儿上表將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復。

李显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內官员任意出入。

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

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隱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復原职。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上太平公主。

六月,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將台阁政职、內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詔,打算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詔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登基。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並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擬遗詔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著遗詔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於旗下。

上官婉儿可谓死得极冤,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弔祭,並出钱五百匹绢。

李隆基为什么坚持要杀死上官婉儿?这大概跟上官婉儿得势之后,从来没去结交李旦有关係。

不管结局如何,上官婉儿歷经武则天和李显两朝,掌管政权,也算是个奇女子,在公元2013年9月出土的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上,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諫,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髮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后以死相諫。她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这一事可以看出来,上官婉儿还是很有諍臣的一面。

上官婉儿在《全唐诗》中存诗三十二首,其中《彩书怨》最出名: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別意,惟悵久离居。

诗中少女情怀,渴望被爱的情绪感人。

上官婉儿,不管她的官职做得多大,她的权势如何熏天,她,始终是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少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