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除尽韦氏及其党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父亲李旦成功接位为皇帝。
刘幽求知道,只有李旦做了皇帝,自己的官位才会高升,当下去劝说李隆基和他的哥哥李成器,说:“相王畴昔已居宸极,群望所属。今人心未安,家国事重,相王岂得尚守小节,不早即位以镇天下乎!”
李隆基很了解他的父亲,知道他並非贪恋权力的人,当下说:“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於人,况亲兄之子,安肯代之乎!”
刘幽求忙说:“眾心不可违,王虽欲高居独善,其如社稷何!”
李成器和李隆基听了,入见相王李旦,极言其事。
李旦听了,只得答应了他们。
太平公主也觉得让李旦为帝的话,最適合自己的利益,当下对大臣们说:“皇帝想要把帝位让给他的叔父,可以吗?”
刘幽求跪下说:“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
太平公主听了,立即要少帝李重茂写詔书传位给相王。
詔书写完后,李重茂还在御座上,太平公主上前,说:“天下之心已归相王,这不是你的座位!”说著,把李重茂提了下御座。
李旦由此復位,仍称唐睿宗,他御承天门,大赦天下。
他这一復位,成了权力最大的人。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他的儿子分掌大权,平王李隆基为殿中监,宋王李成器为左卫大將军,衡阳王李成义为右卫大將军,巴陵王李隆范为左羽林大將军,彭城王李隆业为右羽林大將军。
黄门侍郎李日知、中书侍郎钟绍京並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训为右千牛卫將军。
李隆基的手下王毛仲、李守德为將军。
至於原先那些大臣,只要不是李旦和太平公主这一边的人,贬官出去,如中书令萧至忠贬为许州刺史,兵部尚书韦嗣立贬为宋州刺史,中书侍郎赵彦昭贬为絳州刺史,吏部侍郎崔湜贬为华州刺史。
朝廷中的势力,儼然成了三派,一是李旦,二是太平公主,三是李隆基。
李旦接下来要立太子,宋王李成器嫡长,论序当为太子,然而,帝位是李隆基发动兵变得来的,他有大功。
李旦因此迟疑不能决定。
李成器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去当太子的话,估计死得渣都没有,当下力辞太子之位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说罢,涕泣四流,连续请求了几天。
大臣们也多言李隆基功大宜立。
刘幽求上书皇帝说:“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求君亲之难,论功莫大,语德最贤,无可疑者。”
李旦见这么多人拥立李隆基,当下听从眾臣之言,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
李隆基见太子之位稳当了,当下上表要让给李成器。
李旦不许,李隆基这才勉为其难,当上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