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澄保住了郑注,意味著他的权力达到了群臣都拿他没有办法的程度!不过,一个人越得势,下面看他不顺眼的人就越多!
这是古今皆然的事,所以,越得势的人,就要越知道如何小心谨慎行事,因为,想著他失势的人很多。
左將军李弘楚就是想著王守澄失势的人!
他见王守澄专横跋扈,一手遮天,当下劝韦元素称病,然后派人將郑注召来,擒而杀之,再奏明皇上,把王守澄也端了!
韦元素答应了,便派人召郑注来。
郑注面对韦元素,不敢不去。
他来到韦元素府第时,见韦元素並无疾病,就知道事情有些蹊蹺,当下隨机应变,採取以屈求伸的伎俩,用言巧语掩盖罪恶,对韦元素大加吹捧。
韦元素听了郑注的马屁,不自觉地握住郑注的手,並互通款曲,认真地听著他的献媚之辞.竟然忘记了疲倦!
李弘楚站在一旁,再三举目暗示,让人把郑注拿下。
韦元素连看也不看,並送给郑注一些礼物,让他回府去了!
李弘楚怒气冲冲地对韦元素说,“中尉今日优柔寡断,他日必不免其祸!”说罢辞宫解职而去了!
韦元素放过郑注,而郑注却不放过韦元素!他知道,韦元素不死,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的存在!
太和九年三月,郑注开始反-攻,他勾结王守澄、李训,以韦元素等人居中用事,与王守澄不和为罪名,將韦元素贬至淮南作监军,杨承和贬至西川作监军,王践言贬至河东作监军。
不久,又把韦元素流放到象州,將杨承和流放到驩州。
当他们二人上路时,王守澄又派遣宦官刘忠谅將韦元素追杀於武昌,將杨承和赐死於公安。
韦元素,他在当左神策中尉的时候,权力在手,对郑注不忍下手,终於导致身死人手。这和他没有认识到对手的残忍有关,总以为自己放过別人了,別人就会感恩图报,最起码不会把自己列入敌人之列。哪里知道,在郑注、王守澄这样的人看来,只要对他们有威胁的存在,就是他们的敌人!而敌人,就必须置之死地而后快!
王守澄和郑注除掉有兵权的韦元素后,决定把朝廷里不是自己这一派的人也除掉。
太和九年三月,京师长安谣传郑注要用小儿心肝为皇上炼长生金丹,使得京城百姓因此惶恐不安。
郑注看到嫁祸他人的机会出来了,当下与李训共同诬陷京兆尹杨虞卿说:“这个谣言出自杨虞卿的家人!”
唐文宗信以为真,於六月將杨虞卿下狱治罪。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閔上书皇上,认为这是郑注、李训所共同製造的冤狱,要求救免杨虞卿;並说出郑注曾经要求要在中书、门下两省做官,而他李宗閔把郑注拒绝了!
郑注怕唐文宗相信李宗閔的话,忙在皇帝面前詆毁李宗閔。
李宗閔因此被贬为明州刺吏。
李宗閔一派被收拾后,王守澄、郑注、李训等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又把李德裕、路隋俩名宰相贬出朝廷,至於其他大臣被贬逐的,更是不胜枚举。
这样一来,他们的淫威震慑朝野,权势熏天。
我们之前就说了,唐文宗不是唐敬宗,他见太监们势力这么大,当然想著办法对付,只是,之前想藉助宋申锡来收拾他们,没有成功,所以,他选择了隱忍。
隱忍,只是为了寻找机会,不代表他不收拾这些死太监们!
有一次,唐文宗向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李珏说:“李爱卿你知道郑注这个人吗?和他交谈过吗?”
李珏回答说:“臣岂特知其姓名,而更深知其为人。其人奸邪,陛下宠之,恐无益於圣德。臣虽在近密,怎敢与此人交往?”
唐文宗听了,没有做声了。
郑注知道这件事后,对李鈺恨之入骨,遂於太和九年七月,將李珏贬为江州刺史。
王守澄和郑注又把駙马都尉沈仪和女学士宋若宪以及宦官杨承和三人贬出朝廷。
因为这三个人是李宗閔那一边的人。
不久,宋若宪被处死,沈仪被贬为柳州司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