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他隨时注意前线作战的进展情况,善於抓住薄弱环节,及时正確地处理一些军务。当他发现晋絳行营节度使李彦佐从徐州出发以后,行动迟缓,尚未交战,便立即上奏唐武宗,认为李彦佐顾望不前,没有討叛的意思,及时改派驍將石雄取代他。
石雄代替李彦佐后第二天,即进击乌岭,连破五寨,俘杀叛军数以千计。
王元逵进击尧山,又击败了刘稹的救兵,立了战功,李德裕则立即奏请唐武宗,加授元逵同平章事,大力表彰他的功劳,以激励他將。
八月,昭义大將李丕前来投降官军,当时有人怀疑他是诈降,李德裕对唐武宗说:“自用兵半年,未有降者,今安问诚之与诈!且须厚赏以劝將来,但不要置之要地耳。”
这一做法,有利於分化瓦解叛军。
九月,叛將薛茂卿攻破科斗寨,俘虏官军河阳大將马继等,劫掠並焚烧了十七个小寨。当时,人情汹汹,还有人扬言刘从諫在世时,蓄养了精兵十万,粮草足用十年,难以攻取,唐武宗也有些动摇。
李德裕则坚定不移地说:“小小进退,兵家之常。愿陛下勿听外议,则成功必矣!”
唐武宗听后,当即对宰相们说:“为我语朝士,有上疏沮议者,我必於贼境上斩之!”於是朝官们遂安定下来。
李德裕感到河阳兵力较弱,一旦被叛军击溃,將影响整个战局。他奏请武宗,马上从忠武军调拨五千人,增援河阳军,並请求武宗赐甲一千副,弓三千张,弦箭三万支,陌刀二千口,绢三万匹,及时补足了军事装备,很快稳住了阵脚。
最⊥新⊥小⊥说⊥在⊥⊥⊥首⊥发!
正当官军大举討伐昭义镇时,十二月,在调动太原横水戍卒时,因赏赐不足,军士譁变,他们推都將杨弁为首,攻占了太原。
这时,朝廷中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建议两地都要停止进兵。
公元844年正月,被唐武宗派往太原以观察虚实的中使马元实,接受了杨弁的贿赂,回朝危言耸听,大肆为杨弁虚张声势,说杨弁兵多將广,列队长达十五里,盔甲刀戈,耀眼夺目,且物资充足,扬言不可討伐。
李德裕明察善断,当场詰问得马元实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李德裕上奏唐武宗说:“杨弁微贱,决不可恕。如国力不及,寧舍刘稹。”即时请下詔,调兵进击杨弁,河东监军吕义忠召榆社本道兵,榆社戍兵,闻朝廷令客军取太原,恐妻孥亦遭屠戮,乃情愿还兵平乱。可巧吕义忠奔至行营,遂拥回太原,攻入军府,立將杨弁擒住,所有乱卒,悉数诛夷。
杨弁被槛送京师,当即处斩。
杨弁的兵变失败了,从而也坚定了百官对討伐昭义镇的信心。
在討伐昭义镇的过程中,李德裕还善於听从部下的正確建议。
其年闰七月,李德裕听取了镇州奏事官高迪的意见,曾有效地对付了叛军的“偷兵术”,並令镇、魏兵“进营据其要害”;他还听取了刘稹心腹、降將高文端的合围泽州、断绝固镇寨水道和招降鄜州守將王釗的建议,都取得了成功。
李德裕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加快了討叛战爭的进度。
八月,邢、洺、磁三州先后投降。
刘稹的部將郭谊、王协见势不妙,遂谋杀了刘稹,投降唐军以赎罪。
李德裕识破了郭谊等人的策略,认为刘稹年幼无知,昭义镇之所以敢对抗朝廷,郭谊等人是罪魁祸首,如果不加治罪,怎能惩治恶人?唐武宗赞同他意见,命石雄进入潞州,將正在等待朝廷授予节鉞的郭谊、王协等祸首,械送京城。
至此,昭义之乱平定。
这也是唐王朝干涉地方藩镇割据的最后一次胜利,这一次胜利,提高唐中央朝廷权威和增强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力,使得各路割据藩镇重新遵守朝命,唐朝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