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駢没有好下场,飞扬跋扈,风光至极的田令孜,也没有好下场。
黄巢之乱平定,田令孜第一个下手的,就是王鐸。
这个王鐸,我们前面讲了,在高駢不肯出兵剿灭黄巢的时候,他一个文臣,毅然领兵,联合各藩镇破敌,收復长安,他的功劳,仅次於李克用。
田令孜却把功劳归於召沙陀兵来助战的杨復光,因为杨復光是宦官,他的同党,也是间接把功劳归给自己。
他这个搞来搞去,收復长安的大功,不但不是李克用的,也不是王鐸的,更不是杨復光的,而是他这个远在成都的太监田令孜的!
他罢免王鐸的都统职务,论杨復光为第一功!
杨復光有功劳之后,他又担心杨復光会势大,所以赏赐不厚,加官也不高。
田令孜自称他决策於帷幄之內,能取胜於千里之外,所以,王室的安危轻重,全繫於他一身。
他罢免王鐸后,想著搞死杨復光。
田令孜的运气非常好,还没动手,杨復光就死了。
田令孜见威胁一去,即刻罢了杨復光弟弟杨復恭枢密使的官职。
他还发现中人曹知愨,也是想著爭夺自己权力的太监,当下也把他搞死。
这个曹知愨,为人深沉且有勇谋。黄巢军在长安时,他就带清、浊两谷的人倚山屯守,不降贼人。另外,暗中教一些口音同於贼人的士兵换上贼兵的衣服,夜里入长安袭击贼营,使得贼人大惊。
皇帝听说后,赐给他金鱼紫袍,升为內常侍。
长安收復,曹知愨有一定的功劳。
他听说皇帝要回京了,夸口说:“我將要列兵大散关下,审查群臣,只让那些可以回来的人入关!”
田令孜听了之后,嘴上说好,暗地里派王行瑜率领兵马,度过嵯峨山,袭击曹知愨,把他杀了。
他清除了这么多对手之后,钳制住皇帝,把持了朝政。
唐僖宗受到他的控制,与左右谈起,就流泪饮泣。
这时候的唐僖宗,已经长大了不少,不再是只知道贪玩的孩子了。
田令孜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大肆收养子,个个成领兵將领。
他的养子仗著田令孜的势力,也胡作非为起来。
其中一个养子匡佑,田令孜派他去宣慰河中军,王重荣招待甚周,执礼甚恭,但匡佑极为倨傲,根本不讲王重荣的全军看在眼里,这就导致了军队被激怒。
王重荣於是一一指责田令孜罪状,斥责匡佑的无礼,直到监军从中调解才罢。
匡佑回去之后,立即將此事告诉田令孜,劝田令孜除掉王重荣。
田令孜听了,也不分析一下利弊,立即向皇帝奏请將安邑、解县两盐池交由盐铁使,收赋做军需,而他自己则兼两池的榷盐使。
这是要断绝王重荣的財路啊!
他在中和年间,就截留盐赋,每年献盐三千车,其余的归己所有,如今田令孜这样一搞,要断绝他的生路!
王重荣当然不干了,他不肯奉詔,且上表检举田令孜十大罪状。
田令孜见圣旨对王重荣都不好使了,当下自己带兵討伐王重荣,同时徵调了节度使朱玫、李昌符,会同延、灵、夏等州的兵马,共三万人,屯兵沙苑。
王重荣劝说太原李克用联合打田令孜。
李克用对收復长安的功劳被田令孜抢走,本就气愤,如今见王重荣来联合自己,当即答应,上书奏请诛杀田令孜、朱玫!
唐僖宗一看,事情惹大,赶紧从中调和,但,皇帝没啥权力,调和未能成功。
於是,田令孜和王重荣、李克用的人马在沙苑大战,结果,王师败绩,朱玫逃回。
朱玫与李昌符俩也不想为田令孜卖命,当下回兵与王重荣联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