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找死的节奏,所以,自然是没有得到任何的答覆。
不久,范仲淹收到了答覆了,那就是调任河中府通判,接著又调任陈州通判。
从朝廷里面,一下子被贬到地方去!
这就是说话太直,做人太正直的后果!
范仲淹远离朝廷之后,对朝廷一些不正確的做法,也看不下去。
这时,朝廷在建筑太一宫和洪福院,並在陕西徵购木材。
范仲淹见了后,上书皇帝说:“昭应宫、寿寧宫已毁,上天的惩戒刚刚过去不久!现在又大兴土木,浪费百姓財產,这不是顺乎人心、合乎天意的做法!应该停止修建寺观,减少平常年份徵购木材的数量,来蠲免百姓长期以来所承担的负担!”又说:“受到恩宠的人大多是皇宫里直接降敕授官,这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这些建议,別人或许刘娥太后也尊重一下他的意见,范仲淹,这个建议他归政的人,她自然看都不看,根本不採纳他的建议。
范仲淹这些正直的做法,虽然给他带来了损失,但是,也给他带来了名誉,另外,还带来了一个人的认可,那就是皇帝赵禎。
刘娥太后认为范仲淹是一个脑袋一根筋的书呆子,而赵禎却认为范仲淹是个忠诚之士。
最⊥新⊥小⊥说⊥在⊥⊥⊥首⊥发!
所以,范仲淹的运气,要等到刘娥太后去世,赵禎掌管政权的时候。
他的运气很快就到来了,因为刘娥太后去世了!
范仲淹立即被召回朝廷,提任右司諫。
这时,议政的官僚们大多揭露刘娥太后听政时所干的事情。
范仲淹却从大局著想,说:“太后接受先帝的遗命,调养保护陛下十多年,应该饰掩她的小过,来成全太后的美德!”
刘娥,要是地下有知的话,她一定会感激范仲淹,会不再认为他是一名书呆子!
实际上,范仲淹没变,至始至终,他还是那个正直无畏的人;只是刘娥,至始至终,都没有真正了解范仲淹而已。
赵禎听从范仲淹的意见,为此詔諭朝廷內外,不准擅自议论太后听政时的事情。
也就在同年,全国发生了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这些区域灾情尤其严重。
范仲淹请求朝廷派遣官员前往灾区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覆。
范仲淹当下面见皇帝说:“宫廷里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情形会怎么样呢?”
赵禎本就是仁义之人,听了这话,显得十分难过,於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地区的灾民。
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並且禁止灾区老百姓过多的祭祀活动,奏请朝廷免除庐州、舒州上供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並且向皇帝逐条陈述了救治朝政弊端的十件大事。
范仲淹,用他的高尚品格,无私精神,获得了皇帝无比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