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66 杨令公的忠勇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和包拯一样,在民间,流传度极广的,还有杨家將的故事,也是在宋仁宗赵禎统治期间。

杨家將抗辽的故事,在南宋“说话”中,就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的名目。元杂剧中有《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吴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詔救忠臣》、《杨六郎私下三关》、《杨六郎调兵破天阵》、《焦赞活拿萧天佑》等杨家將戏。

明代中期以后,朝廷內部奸臣当政,在这种歷史背景下,出现了通俗小说《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全名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志传》,其作者已无从考证。

民间戏剧方面,更是很多杨家將的戏目。我家乡演戏,就有很多杨家將的戏,其中《穆桂英掛帅》是最出名戏。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隨著影视的普及,杨家將的故事,就更多人知道了。

杨家將,最早是杨业,他是弘农杨氏,也就是杨喜的后人。

他的父亲杨信,任后汉麟州刺史。

杨业幼年洒脱不羈,好行侠义,擅长骑马射箭,喜打猎,所猎之物比他人多一倍。

他曾对他的伙伴说:“我將来当將军用兵,也要像今天用鹰犬追逐野鸡、山兔一样。”

可见他从小志量就不小。

志向大的人,虽未必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从小就志向很大的人。

杨业二十岁左右,追隨北汉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勇猛而闻名。

由於战功卓著,接连升职至建雄军节度使,他所到之处,即闻克敌报捷,国人称他为“无敌”。

宋太宗赵匡义征討太原,常听到杨业的威名,曾悬赏想得到他这个人。

不久,太原成为一座孤城,形势危急,杨业劝他的国主刘继元投降,以保全百姓的生命財產。

刘继元投降后,赵匡义立即派宦官传旨召见杨业。

他一见之下,就为之大喜,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將军。

赵匡义班师之后,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

他认为杨业对边疆事务很有经验,又升他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密封珠宝玉器,赏赐给他极丰厚。

这时,正赶上契丹入侵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名骑兵从西陘出发,由小道赶到雁门北口,再转向南下从敌人背后攻击,使得契丹大败。

杨业因战功升任云州观察使,仍兼郑州和代州的刺史及驻泊兵马都部署。

从此,契丹军队一望见杨业的旗帜,就退去。

守边的主將大多妒忌他,有的人暗中向皇帝写诬告信指责他的缺点,皇帝见了都不追问,反把这些奏章封好交给杨业。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军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杨业为他的副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