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说过,官僚们为了对付富弼,不惜用诬告的手段,诬告富弼想学霍光,导致富弼被贬出朝廷。
他们对欧阳修,也採取诬告的手段,那就是诬告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
欧阳修和这外甥女没有血统关係,因为她是欧阳修妹夫的前妻所生。
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后,又和家中的僕人私通。
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
官僚们为了搞倒欧阳修,便要张氏污衊和欧阳修有染。
张氏为了自救,当下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
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
他的政敌钱勰也藉此攻击他,使得欧阳修被朝廷贬到滁州。
欧阳修在地方上数年后,被召回京城。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他再次遭受诬陷被贬。
朝廷的命令刚刚下达,赵禎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亲口挽留说:“別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
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
他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也就是如今二十五史之一的《新五代史》)。
作为一位史官,欧阳修把通达的文笔用於修史,格外得心应手。
他主持了《新唐书》的修撰,而实际参与写作的还有很多人。
他为了防止体例不一,负责统筹全稿。
这时的文坛,古文发展迅猛,大家都愿意写古文吸引眼球,可又没有足够的天赋,文章往往会被写得生僻难懂,看著唬人,其实没什么实际內容,更谈不上艺术价值。
其中负责写列传的宋祁,也总喜欢用些生僻的字眼。
从年龄、资歷上说,宋祁都是欧阳修的前辈,欧阳修有点不便说他,只好委婉地讽劝。
一天早上,欧阳修在唐书局的门上写下八个字:“宵寐非禎,札闥洪休。”
宋祁来了,端详了半天,终於悟出了是什么意思,笑说:“这不就是一句俗话『夜梦不详,题门大吉』嘛,至於写成这样吗?”
欧阳修笑道:“我是在模仿您修《唐书》的笔法呢。您写的列传,把『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都写成『震霆无暇掩聪』了。”
宋祁听了,明白欧阳修的意思,不禁莞尔,以后写文章也平易起来了。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已经五十岁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他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軾、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其中,他对苏軾大为讚赏。
当时文风中割裂肢解,诡辩异辞的弊病占据优势,欧阳修很想矫正这些弊端,所以,他在主考的时候,看到苏軾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打算把苏軾录取为第一名,但又怀疑文章是自己的门客曾巩所做,所以,只列置第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