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9 赵頊的落幕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赵頊此时已经有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

他把第六子赵佣,改名为“煦”,立为太子,国家大事由皇太后暂为处理。

赵頊一生都在追寻自己的理想,他希望重建强盛的国家,再造汉唐盛世。当这些梦想破灭之时,赵项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同年三月,年仅三十八岁的赵頊带著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九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

赵頊,耗尽一生心血变法,终究没有成功,没有为大宋带来兴盛,反而带来了动盪,使得大宋的经济衰落。

从这一点来看,他是个失败的皇帝。但是,从他的人格,行为来看,他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任用贤才,奋发图强,自己也非常坚韧,这些都是一个皇帝难得的品质。可是,我们看待歷史上的皇帝,要以歷史贡献来看待,对国家没有贡献的君主,他人格上再好,那也没用,也是一个失败的皇帝。

赵頊,也就是宋神宗,我不想把他列为失败的皇帝,可事实上,他並没有成功。

《宋史》中评价赵頊,也非常肯定他的人品,说他“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岐、嘉二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諭经史,輒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称贤。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隱,恤孤独,养耆老,振匱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將大有为。”

最⊥新⊥小⊥说⊥在⊥⊥⊥首⊥发!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神宗天性孝顺友善,他侍奉英宗和皇太后,一定是站立终日,即使是盛夏酷暑或三九严寒,也是如此。曾经与岐王、嘉王在东宫读书学习,侍讲王陶讲论经史,神宗带著二王一起拜见王陶,因此朝廷內外纷纷称讚,说他言行一致,是个贤才。神宗即皇帝位以后,小心谦恭,尊重宰相大臣;詔求直言劝諫,考察民间疾苦,抚恤丧失父母的孩子,奉养年纪高迈的老人,救济贫困家庭。不大兴土木兴修宫室,不嗜好游山玩水。励精图治,將大有一番作为。

元脱脱在评论到这里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写道:“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神宗始终不觉悟,並断然废罢驱逐元老重臣,排斥敢於直諫的人,继续毫不怀疑地推行新法,最终导致祖宗治国的良法美意几乎全部被损坏和改变。从此以后,奸邪之徒天天进升,百姓的心却一天天远离朝廷,祸乱每天都有出现,可惜呀!

確实如此,赵頊在变法上,最后罢黜贤臣,引进小人,导致政局的动乱,使得变法成为扰乱百姓的行为,使得宋朝的经歷走向衰落。

他上位后,最正確的做法,还是用那些老成稳重的大臣,如韩琦、司马光等人,可惜,他没有,他太想一下子给大宋带来汉唐盛世。

欲速则不达,赵頊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终究没能做成千古一帝,梦断紫宸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