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到死了,还惦记著丈夫的人!
有妻如此,夫復何恨!
妻命短暂,又焉能无恨!
苏軾尊重王朝云的遗愿,於绍圣三年八月三日,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的松林里,亲笔为她写下《墓志铭》,铭文也像四句禪謁:
浮屠是瞻,伽蓝是依。
最⊥新⊥小⊥说⊥在⊥⊥⊥首⊥发!
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苏軾在王朝云逝去的日子里,不胜哀伤,除写了《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还写了《西江月·梅》、《雨中慢》和《题棲禪院》等许多诗、词、文章来悼念这位红顏知己。其中,著名的《西江月之梅》一词,更是著力写出了王朝云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掛绿毛么凤。
素麵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同梦。
他除了诗词纪念王朝云,还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並亲手写下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公元2009年,我在惠州西湖畔教书,课余常常去西湖,对山水早已没有了感觉,但却常常流连於六如亭,看著那一方小小的坟墓,墓前小小的亭子,想起王朝云对苏軾的感情,想到她临死还安慰著苏軾,希望他看开一切,而对自己的生死,却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我每次想到这里,就泪水潸然,觉得王朝云真是个奇女子,好女子。
我感慨之下,写下一首诗:
纵使你眾多小妾,可是,谁也猜不到你的肚子里面装著什么;
纵使你不合时宜,可是,我依然会一路紧紧地追隨著。
於是,从汴京到鹅城,几千里的风霜,一路的奔波。
世间的苦难,並不能惊扰我们的幸福生活;
人世的轮迴,让我们紧紧地相联著······
直到无常的到来,我还要为你念下最后一首佛偈:
一切为有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乞求的,不是自己对生死的看透,
而是,佛祖对你的保佑······
后来,我离开西湖畔,去了別的地方,然而,西湖山水,六如亭,常常让我记掛。公元2017年的春天,我与表弟阿台,因学习之便,再次去西湖,再次徘徊在六如亭下,再次写下一首《送给王朝云的诗》:
那年你豆蔻年华,他已苍苍白髮;
然而,你说,世上只有一个东坡,千年后也没有这个他……
於是,你决定,要为他付出一生的年华……
从杭州兜转到了惠州,从繁华追隨到了南瘴;
命运总是开他的玩笑,而你总是慰抚著他愤怒的忧伤……
於是,上天看不下去了,早早把你带回上苍;
你临死,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满腹不宜时宜的郎……
佳人已逝,千载犹伤!
每次路过西湖,我都要去看你一眼……
不为你远播的芳名,也不为你绝世的容顏……
而是,为你对东坡的痴心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