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26 手段残忍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闻一多曾震耳欲聋地发出声响:正义是杀不完的!

所以,很多人又昂首挺胸地走到了秦檜的屠刀面前。

於是,我们可以看到史书接下来这样记载:中书舍人吕本中、礼部侍郎张九成皆不附和议,秦檜贬之;殿中侍御史张戒上疏乞留赵鼎,又陈十三事论和议之非,忤檜,秦檜也没放过他;王庶与檜尤不合,自淮西入枢庭,始终言和议非是,疏凡七上,秦檜“出之。”

一句话,谁和你秦大爷作对,谁就没好果子吃!

秦檜没有料到的是,他的屠刀磨得霍霍响,刀光闪闪,也不知多少人已惨死在他的刀下,可是,还有不怕死的人扑上来!而且,这一次扑上来的人竟那么的凶狠!

绍兴八年,秦檜以为自己这样迫害了赵鼎,再也没人敢和自己作对了,朝廷也一时安静了很多。

他哪里知道,平静的海面往往是狂澜即將到来了前兆。

终於,这狂澜到来了!

就在秦檜派王伦去议和之时,枢密院编修官胡銓突然上了一封奏疏给皇帝,这封奏疏写了以下这几个內容:

“首先,批判王伦。从两方面批判,一方面是针对王伦人身,说他是『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另一方面批判王伦的议和,那是要害赵构之天下为金虏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金虏藩臣之位!

批判完王伦之后,又批判了议和的害处,说议和是『相率而拜犬豕』,又说一议和『国势陵夷不可復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批判了议和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说到这,话锋一转,转到秦檜的身上来『檜不能致君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说完秦檜,又转到孙近身上,孙近附会秦檜,结论是『秦檜、孙近亦可斩也!』

最⊥新⊥小⊥说⊥在⊥⊥⊥首⊥发!

最后,表达自己的情感『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檜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羈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寧能处小朝廷求活邪!』”

振聋发聵!黄钟大吕!

我只能这样形容胡銓的这封奏疏!我似乎看到了胡銓那錚錚傲骨,秦檜那又惊又怒的胆怯样子。。。。。。

每次读完胡銓的这封《戌午上高宗封事》,总感觉热血沸腾,一股英雄之气在心中盪气迴肠,久久不息。。。。。。

我总是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南宋初年出了那么多的铁骨錚錚的人物?

时势?偶然?

我不知道,总之这个时期出现的铁骨人物,多得几个朝代也难逾南宋。

那么,这样的人物到底有什么作用?

在南宋初年確实没有多大作用,到了南宋末年就显现出作用了!

蒙古的大军横扫亚洲欧洲,所向披靡,可偏偏进攻南宋非常的艰难,还搭上了一位大汗的命!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南宋还有很多铁骨錚錚的人物,是他们,用坚强不屈,万死不悔的精神,抵挡住了蒙古的铁骑。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精神呢?南宋最后的宰相文天祥,用他的死告诉我们,只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忠义之气!

是的,忠义!

这玩意看不著摸不见,可是,千金不能使它屈服,万户侯不能使它屈服,九死也不能使它屈服.

我们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样一股忠义之气,所以,英法联军不能使我们灭国,八国联军也不能使我们灭国,號称三个月內要灭亡我们中国的日本鬼子也不能使我们灭国!

壮哉!中国!壮哉!那天地之间迴荡著的一股忠义之气!

赵鼎虽死,但忠义之气不灭!胡銓虽被贬,但正直之气不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