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昚以为將收復失地,自己將成为千古大帝的时候,前线的俩名將领的矛盾却趋於激化了。
赵昚升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抚使,邵宏渊为副使。
邵宏渊耻居李下,向张浚表示拒绝接受李显忠的节制。
张浚考虑到战场的需要,迁就了邵宏渊的要求。
之后,李显忠与邵宏渊在宿州府库赏赐的问题上產生纠纷,尤其不服李显忠的军队拿多赏赐,当下挑唆自己这边人马,使得军心浮动。
与此同时,金將紇石烈志寧率先头部队万余人来攻宿州,被李显忠击败。
但金军十万主力隨即赶到,李显忠奋力苦战。
这时,要是邵宏渊的军队去协助的话,李显忠未必会败,可是,邵宏渊按兵不动,还大说风凉话:“这大热的天,摇著扇子还嫌不凉快,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
他这样不去援助,使得李显忠军心涣散,无復斗志。
入夜,邵宏渊部中军统制周宏自为鼓譟,扬言金军来攻,使得宋军遂不战自溃。
金军乘虚攻城,李显忠杀敌两千余,终於难阻溃败,不由嘆道:“老天未欲平中原耶?何苦阻挠如此!”
於是,只得率部撤退。
但行未多远,宋军就全线崩溃,军资器械丧失殆尽。
所幸金军不知底细,没有贸然追击,宋军才在淮河一线站住了脚跟。
宿州,旧郡名符离,故史称这场溃败为“符离之溃”。
这一次失败,导致的结果就是主和派再次冒了出来,主战派受到打击。
“符离之溃”对赵昚的雄心给予了重大了打击,他开始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
“符离之溃”后,即降张浚为江淮宣抚使,都督两淮防线,抵挡金军南下。
六月,赵昚让主和派代表汤思退復出,七月使其担任右相。
同时,將主战派大臣张燾、辛次膺和王十朋等相继贬出朝廷。
他的这个做法,意味著从战的思想,转变为和了!
八月,恢復张浚都督江淮军马的职务,並採纳汤思退的建议,派淮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卢仲贤前往金军大营议和。
十一月,卢仲贤带来了议和条件:宋帝与金帝改为叔侄关係,宋朝归还备战的海、泗、唐、邓四州,归还降宋的金人,补纳绍兴末年以来的岁幣。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南宋方面对战和展开了激烈的爭论,最终赵昚决定继续议和。
十二月,陈伯康因病辞相,汤思退升为左相,张浚为右相。
隆兴二年正月,金朝方面再次来函,抬高要价,口气很大。
赵昚不堪受辱,在主战派的鼓动下,將卢仲贤以擅许四州的罪名除名,编管郴州,改派胡昉出使金营,表示宋朝拒绝归还四州!
这样一来,和议陷入僵局,战爭將再次发生!
赵昚令张浚巡视两淮,全力备战,准备与金军决一雌雄。
汤思退及其同党却攻击张浚“名曰守备,守未必备,名曰治兵,兵未必精”,认为张浚根本抵挡不住金人。
赵昚受到极大的压力,担心靖康之变再次发生,当下於四月召张浚入朝罢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