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7年十二月上旬,徐达继续进攻元朝,他带领士兵到了济南,元將多尔济投降,密州、蒲台、邹平的元將,先后请降。
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益都,东攻登、莱二州。
元顺帝见山东形势危急,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嚕等进军山东,然而诸將都不听从命令。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三月,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寧进攻汴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趋许昌,並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元汴梁守將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將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汴梁后,立即率步骑经中湾西攻洛阳。
四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將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退至陕州。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袞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
徐达继续挥兵略取嵩、陕、陈、汝诸州,並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由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將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
明军向西连续攻克陇、秦、巩昌、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
徐达命薛显进攻西寧,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五月初,徐达连续攻下安定、会州、靖寧、隆德,经萧关前往平凉,一方面分兵进驻战略要地延安及涇州,另一方面派张涣率骑兵侦察庆阳的动静。
张思道早在明军攻克临洮时,便留下弟弟张良臣与部將姚军守庆阳,自己则逃往寧夏,结果被库库擒获。张涣派人招降张良臣,张良臣得知其兄被库库治罪,决定降明,但迅即又叛。
徐达下令四面包围庆阳城,张良臣恃险顽抗,並向塞外的库库求救。库库为救庆阳,兵分三路牵制明军,一路攻大同欲下太原,一路攻风翔,一路攻涇州。七月中旬,库库部將哈南下攻原州,致使战局为之大变。
徐达见库库兵势甚猛,暂取守势,命徐礼守驛马关、叶石真守彭原、韦正守鄶州、傅友德、薛显守灵州,控扼各处要害。不久,哈布攻下涇州,致使徐达大军腹背受敌,幸得冯国胜自驛马关引兵来救,才將哈札儿击退。
八月上旬,张良臣在庆阳粮餉已尽,外援无望,其部將开城投降。数日后,库库派往大同和凤翔方面的军队,亦被明军击溃。
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徐达攻克通州。八月二日,包围大都,然而大都无人守卫,至此,元朝灭亡,北元开始。
徐达继续元军,他率军进入山西,很快先取了泽州、潞州,先行站稳脚跟。
王保保却急於与徐达一决雌雄,他由太原北去,向大都的方向前进。
徐达接报,依刘伯温定的计谋,並不回师救大都,反而决定逕取太原。
王保保听说太原告急,慌忙回师救援,率数万骑兵驰回,在太原城下扎营,邀徐达决战。
徐达按兵不动,先消磨元兵锐气,在晚上突出奇兵,夜袭王保保军营。
徐达身先士卒,骑著降服的乌騅马,黑夜中犹如天降神兵,所向披糜,王保保未及披甲出战,便被败兵护著逃跑了。
王保保逃到大同,由大同移军定西,在明太祖洪武二年冬,率军围攻明军於兰州。
徐达率主力赶到,在定西以北对垒。
这次徐达决定与王保保决战,双方交锋之下,徐达全歼王保保军八万多人,王保保仅带了妻儿亲兵数人,逃去元人的发源地上都,保元顺帝的太子去了。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二月,徐达挥师西渡黄河。
大军进抵鹿台,元將张思道闻风而逃。
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寧远、巩昌,派大將冯胜进逼临洮,元將李思齐不战而降。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寧夏。不久,庆阳断粮,张良臣的部將打开城迎降,徐达率车冲入城中,擒斩张良臣父子。
庆阳之战,標誌著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將军,兵分两路。
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北追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出潼关,往安定西击库库。在出征前,朱元璋又命华云龙、金朝兴、汪兴祖等先期进攻云州,以吸引敌人注意力,並策应徐达、李文忠作战。二月,华云龙攻破云州,金朝兴攻克东胜州,汪兴祖攻克武州、朔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