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除了治国的丰功伟绩之外,还在於他的战功。
他即位之后,没有先去消灭最大的敌人——瓦剌,而是先去消灭较小的敌人——安南。
这个安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越南。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
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詔晓諭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
朱元璋以战爭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於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於半独立状態。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內乱不断。
公元1400年,陈朝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国號为大虞。
这个名字,果然名如其名,是条大鱼!
不久之后,胡季犛自称太上皇,由儿子胡汉苍即皇帝位。
由於前朝陈氏原是向明朝称臣,世世受明册封,凭著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於公元1403年农历四月丁未遣使赴明,向刚起兵夺位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眾所推”,欲藉此声称自己具有统治资格,要求明朝册封。
朱棣派杨渤到越南观察后,当地陪臣耆老跟隨他,也不知道给了他多少银子,使得杨渤向朱棣上奏称“眾人诚心推权理国事”。
明廷一时没有怀疑,便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公元1404年农历八月乙亥,陈朝遗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弒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盪除奸凶,復立陈氏子孙。
八月,有一位自称陈氏子孙,名叫陈天平的人,从寮国入明,亦向朱棣诉说胡氏篡位的经过,要求恢復陈氏统治。
其后,朱棣当著胡朝的来使面前,安排陈天平与他们会见,使一眾来使都错愕下拜,甚至涕泣。
这时,刚好裴伯耆在场,向来使责以大义,场面紧张。
明廷於是对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员查核实情,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
如果单单是这样的话,朱棣还不会去收拾安南。
可是,胡氏夺权之后,暗地里侵占了大明的土地。
公元1405年,广西省思明土官及云南省寧远州土官向明廷控诉,辖境猛慢、禄州等地被安南所占。
为此,明廷於该年农历二月,遣使责难胡朝,要求取得禄州,胡朝便被迫將古楼等五十九村交给明朝政府。
胡朝虽然愿意息事寧人,但两国关係仍然紧张。
其后,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节,都遭扣留,不许回国。
明廷又派员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险要之地,以为日后南征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