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兵部日常
真要说起兵额来说。两镇都在十万上下。真要拼命徵兵,那种扫地成兵的情况下,十几万不是拿不出来。但是这需要时间与財力的支持。宣府的財政比大同镇好一些,但也不至於。
所以,翁万达是不可能一口气弄出十几万军队的,除非將京营的人也拉出来充数。
想来就知道不可能。
所以翁万达这十几万大军,都是虚的,有大概五万战兵之外,其余相当一部分都是青壮,不过是虚插旗帜,多带粮车,看上去人多势重,气势汹汹而已。
当然了。即便是虚张声势,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只是连白莲教主也没有想到:他知道宣府军是有水分的。却不知道水分有这么大?
当翁万达知道韃子有撤军的跡象的时候,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又传来,韃子並没有撤军,而是转向,绕过大军,向东而去。翁万达脸上就掛不住了。
他是宣大总督,负责防守北京的北大门。而今韃子打穿了宣大。到了北京门前,轻轻敲了一下。即便不能登堂入室。也足够翁万达吃一顿排头,更不要说,他在升兵部尚书的关键时期。
真是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翁万达目光扫过下面所有大將,说道:“俺答大军直扑北京。冒犯陛下。我等身为疆臣,决计不可坐视不理。必须有所作为,我擬选一员大將,尾追其后,捣其后背,我带大军在后接应。哪一位將军,敢受接此令?”
说实话,这就是明军?不,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最大的劣势。游牧民族机动能力强,从来是欲战则战,不欲战则走。
翁万达既不想与俺答决战,他不確定自己能打贏?又不能什么作为也没有。否则不能给朝廷交代。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大军尾隨。只是明军行军速度与韃子行军速度相差太远。
只能先派一支骑兵跟著。表示存在。也为大军预警。防止韃子回身一击。
不过,这一支骑兵就非常危险了。
非良將不能任之。
下面的將领一个个都非常有自知之明。没有一个想要出头。
翁万达目光落在周尚文身上。
周尚文见此,已经很明白翁万达的心思。而且他想了想,宣大各级將领中。敢这样刀尖舔血的將领,除却他也没有別人了。
虽然周尚文也明白,翁万达更多是限制韃子,然后將韃子驱赶出境,这种战术有些憋屈。但是总比放任不管,给予韃子完全自由的行动权力要好的多。没有大军的牵制,真不知道韃子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或许北京真危险了。
这样的大是大非之前,个人一点小恩怨,也算不上什么。
周尚文忽略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適,毕竟將军征战沙场,身上有些小病小伤实在太正常了。这么多年周尚文每天晚上不喝点小酒,都睡不著。不是周尚文嗜酒如命,而是酒精能压制周尚文身上一些异样的感觉。让他能入睡。
他只当是如之前一样,浑然不在意。起身说道:“末將愿往。”
翁万达长出一口气。脸上立即带笑,说道:“老將军有什么需求,儘管说?”
周尚文说道:“大同军损失惨重,將士们的抚恤要立即下来。还有我已经看过了,大同军可战之军,不过万余骑,有些少,令宣府各路骑兵归附於我麾下。”
翁万达虽然觉得周尚文说话,好生不客气,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除却周尚文之外,没有那一个武將,敢如此与他说话。但是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也不与他多计较,说道:“一切都依老將军。”
宣大的血腥廝杀。夹杂黄沙之中,也吹不到北京城之中。
周梦臣身在兵部又是消息最灵通的驛传部门,倒是知道韃子再次南下,心中虽然有些担心。但也仅仅是担心而已,其余的事情都做不了。他还要忙於兵部驛传改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