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臣说道:“你且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办到。”
王效说道:“大人,我听说大人与锦衣卫的关係不错-----”
当然,宵禁之中,周梦臣让锦衣卫护送,奔波於城內,有不知道多少看到了。周梦臣也没有想过掩饰,微微一愣,说道:“怎么?你想去锦衣卫?”
王效说道:“让大人为难了,其实不是我想去锦衣卫。而是我本应该去锦衣卫。”王效脸上带了几分黯然,说道:“我本是嘉靖十一年的武状元。按照惯例,我本来就该进锦衣卫,结果,被人看中这个名额,不仅仅夺了名额,还顺便剥夺了我武状元之名,我多次从军,多有功劳,但是每每我的名字,就被人抹掉。这才沉沦至今。我而今已经五十有三。年岁已老,孙儿都大了,本不该在京师求富贵。只是这一口气,我实在是咽不下。想到锦衣卫为儿孙求个前程,已经是执念。还请大人成全,不需要千户,哪怕是百户也是可以的。”
周梦臣听了,內心之中也不由有几分慷慨。在锦衣卫之中立下一些功劳,很容易得世袭的资格。有锦衣卫这一层虎皮,在地方上也是很有用,这恐怕是王效对进入锦衣卫之事,念念不忘,遗恨如今的另外一个原因了。
虽然永寧关之战,王效似乎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但是周梦臣的命令,王效都能做到位。与戚继光夺关的时候,也是衝杀在前,宝刀不老。
对於王效能否胜任更高的军职,周梦臣不知道的。但是有一点,周梦臣还是確定的。王效为一军之部將,一地之镇守,还是可以胜任的。其他方面只能观其后效了。
大明朝廷的诡譎就在这里了。
一边觉得將才青黄不接。一边只需稍稍一筛选。都是將才。
周梦臣说道:“当年夺你名额的人是谁?说来听听。”
王效说道:“大人放心,已经不在了,就是寿寧侯。”
周梦臣自然知道寿寧侯是谁?就是弘治张皇后的两个弟弟,正德皇帝的舅舅,有名的囂张跋扈的外戚。只是在嘉靖十几年早就被掀翻,並踩上一万只脚了。周梦臣有些奇怪。说道:“寿寧侯已经倒台了?难道没有对你进行一些补偿?”
王效苦笑说道:“朝廷哪里记得这些小事啊。”
周梦臣忍不住有一丝感嘆,暗道:“这就是权术治天下。”
之前周梦臣在嘉靖身边,深入其中,只觉得嘉靖的聪明的一面,觉得嘉靖是一个明君。而今距离远了,才真正看清楚一些东西。
儒家认为,治天下最高境界,乃是以道德治天下,应该教化天下,使人人为君子。这是最高一层境界,几乎是画饼。唯有传说的上古三王能做到。
其次是以法术治天下,这个法术乃是法家之道,王霸之道,一般都有所偏颇。一般都偏於霸道,不能得其纯正。比如唐宗宋祖明太祖这样皇帝都是这样。这样的皇帝也是分等级的。
等而下之的就是以权术治天下。
之前周梦臣不理解,嘉靖权术之道非常厉害,几乎每一个大臣都在嘉靖面前战战兢兢,不管是夏言与严嵩,都没有分嘉靖之光辉。而嘉靖又不用负担具体事务。
而今周梦臣才真正感受到权术治天下的害处。
一切基於利益,君臣相隔,群臣之间唯利是图。嘉靖以天下大权为利,垂钓群臣。一线牵制,高枕无忧。
至於池塘之中最底层的小鱼小虾是怎么活著,整个池塘的鱼虾,会不会被其他动物侵犯。整个生態链能不能正常运转,其实不在嘉靖的考虑范围。就好像嘉靖一朝,几乎数年之內,就有人上位有人倒台。
嘉靖初年的杨廷和,后来的杨一清。寿寧侯,郭勛,夏言,等等。这样的人物,可以拉出一大批来。
这些人固然有触犯国法的地方,但问题是,他们被处置,从来不是国法,也从来不是为了拨乱反正。寿寧侯倒了 ,王效依旧伸冤无门。
周梦臣越发感觉,他与嘉靖有重合的地方,但也有衝突的地方。
周梦臣將这些心思按下不表,说道:“我记下来了。卢將军,你想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