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方民风强悍。
什么叫做民风强悍,眼前这就是。
韃子大军就在附近不远处,这一百余人,不在朝廷序列里面的军队,依然敢发动进攻,即便是死,也要咬韃子一口。
这种民风,既是一方水土养人的结果,也是大明开国以来,大同作为与韃子对抗的中心,战事不断而淬链出的老百姓坚韧的品质。
马芳目光看著场上,忽然起身说道:“该我们上场了。”隨即翻身上马。长驱而下,弯弓射箭,一连数箭,將他前面的敌人给射翻在地,隨即换刀在上,人借马力,刀光更是快如闪电,忽然在韃子百户身侧一闪而过。
马芳衝出几十步才勒马而还。此刻韃子百户已经翻身倒地了。而马芳的隨从才刚刚与韃子骑兵交锋。
这一击,快如脱兔。显示出马芳超一流的马术,眼光,与时机的把握。
虽然,百户之死,並不是韃子此战的终结,但却是韃子失败的开始。剩下的战事就乏善可陈了。唯一可说的,就是马芳在外督战,將最后几个想要逃走的韃子给杀了。
所有韃子不留活口。
这既是对入侵者的报復,也同样是生存的必须,只需走了一骑,走漏了风声,后果就不堪设想。
这个时候,伏击的头目,忽然跪在马芳身前,说道:“拜见马將军。”
马芳一愣,说道:“你认识我?”
这个头目说道:“属下乃是赵达將军麾下一员小將,在军中见过马將军。”
马芳听了,细细看了这个头目,说道:“我记得你是一个总旗?”
这个头目说道:“大人,去年曹家庄之战后,我已经是百户了。”这话语之中还带著一丝小骄傲。
毕竟能在这样鏖战之中活下来,並立下战功。对於一个下级军官来说,也是值得骄傲的。
马芳说道:“你怎么在这里?赵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此言一出,这个头目情绪顿时有几分崩溃,即便最亲密的战友战死在身侧,他都没有流一滴眼泪,但是此刻他忽然流泪了。重重的向马芳磕了一个头,说道:“求马將军,看在你与我家將军多次並肩作战的份上,为我家將军报仇雪恨。”
马芳心中一酸,鼻子也有一些不舒服。心中暗道:“我就知道赵达之死,绝对有问题的。”这个答案,是马芳的预料之中,却不是他希望的答案。马芳立即將这个头目搀扶起来,说道:“你且起身,有什么话,好好说。”
这个头目起身,说道:“当日,仇鸞令我家將军再次出兵攻韃子,我家將军认为,这样的事情,可一不可二,在此之前,已经衝过一次了。韃子已经有了防备。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仇鸞不准,说什么韃子也是这样想的。我们必须想韃子之所未想。”
“我家將军不能违背军令,只是从命。”
“只是一出城,没有走出十里,就遇见了韃子大队伏兵。我家將军见状,二话不说就撤退,他在后断后。我们后队变前队,前队为后队,很快就回到了出城的城门。我家將军叫门,谁知道城头上说,说,韃子追得太近了,不能开城门。要我家將军绕道从其他城门入城。”
马芳听了,忍不住冷哼一声。心中暗道:“一派胡言。”
这个头目限於位置,很多事情不能理解。但是马芳哪里不知道。赵达出城之后,一定行军很慢,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將韃子的伏兵给引动了,这才有逃回去的机会。別的將领,估计连看见城门都没有希望了。
至於城门不能开?更是扯淡?
马芳在大同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大同城门是有瓮城,与千斤闸。只有后面布置好,还怕不追进来。怎么可能因为这个藉口不开城门?
马芳想来,这个时候不开城门唯一的理由,就是仇鸞不想开城门。
只是马芳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啊?赵达纵然与他不对付,也不应该在临战之前自斩大將?什么事情不能放放再说?难道仇鸞就不想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