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儿笑道:“二十文一斤,大家不必哄抢,后续还有许多番茄上市。【,无错章节阅读】”
二十文一斤不算贵,但也不算便宜。
不过,这个价格,平民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就在她说话的空当,陆续有更多的番茄从院內搬出来。
大家也顾不上再和杨喜儿说话,纷纷衝上去购买番茄。
条件好的,上前买了三五斤,一次性买十斤八斤的也不在少数。
条件不好的,也买了一斤或者半斤尝尝鲜。
买番茄的队伍,直接从网红阁门口,派了上百米长。
萧老板看得是一阵感慨:“东家,既然番茄如此畅销,为何不將价格提高一些?”
杨喜儿摇摇头:“番茄產量极高,基本上能达到亩產两万五千斤左右,儘管我让庄子上的人分时段种植,可一旦番茄成熟,不快些卖出去,容易腐烂。”
萧老板恍然大悟。
“回去吧,店里的生意也不能耽搁了。”杨喜儿说完,转身进了门。
如今大家都都不在抗拒番茄,日后她庄子上的番茄是不愁销路了。
不过,赚钱的大头,还是要靠店里的生意。
这三日,杨喜儿已经將自己会做的所有关於番茄的菜品,全都教给了金厨娘。
此时,店里的客人已经吃上了。
也许有人不能接受生番茄的口感。
但做熟的番茄,却让人万万无法抗拒。
尤其富家小姐们从杨喜儿口中得知,每日坚持吃番茄,还能抗老美白。
因此,这种新奇又美味的蔬果,一经上市,就受到了食客们的热烈追捧。
番茄口味的小吃和饮品,一度成为网红阁內最受欢迎的吃食。
各大酒楼食肆也纷纷购入番茄,研发相关菜品。
可以说,自三月起,整个北岭县的上空,都飘著番茄味。
杨喜儿简单估算了一下收益。
按照每亩地两万五千斤的產量,一亩地的收益就是五百两银子。
庄子上总共种了三亩地的番茄,每两个月採收一茬儿,一直可以种到七月。
算下来,共计能赚四千五百两。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不包括將番茄做成菜后,翻几十倍卖给顾客的价格。
杨喜儿很满意了。
与此同时,村里採收了这个春季最后一茬儿春笋,如火如荼加紧赶製起泡笋。
男人们则在地里播种了春小麦等粮食。
虽然很累,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希望的笑容。
如今手里有钱,地里有粮,小日子甭提有多美了。
眼下是春耕的时节,杏村和大河村大片种起了蚕豆和黄豆的行为,引起了桃村的注意。
有村民找上曾王贵,將几个村子的情况告诉了他。
“村长,下桃村就不说了,他们有一手做泡菜的手艺,咱们羡慕不来,只是杏村和大河村就跟商量好了似的,种起了蚕豆和黄豆,他们是不是也找到了啥发財门路?”
曾王贵想也不想就摇摇头:“要有啥发財门路,也不至於等到今年,不用管他们。”
“村长,可是我听说,那群南蛮子,將他们的一次性碗筷生意,转包给了杏村呢!”
曾王贵撇了撇嘴:“那玩意儿,不值钱,也就杏村那群穷鬼愿意捡破烂,咱没啥好羡慕的。”
村民张了张嘴,最终选择沉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