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老头闻言,更心疼了。
他原以为大儿媳是迫不得已献出了番茄种。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败家的,居然主动將財路拱手相让。
然而他们一家子如今都仰仗著杨喜儿过活,他就是气死,也不敢说一句她的不是。
杨喜儿见沐老头气得吹鬍子瞪眼,却敢怒不敢言,莫名觉得有些好笑:“爹,生气伤肝,彆气坏了身子。”
老杨氏在一旁打圆场:“老大家的,你爹他没生气,只要是你的决定,我们都支持。”
杨喜儿笑道:“爹,娘,其实眼下將番茄种交出去,是最好的时机,不然要不了多久,定会有人琢磨出种番茄的方法,到那个时候,咱们反而被动了。”
她这话丝毫没有夸张。
如今番茄是稀奇玩意儿,老百姓都没见过。
隨著日后越来越熟悉,在利益的诱惑下,一定会有人尝试著种植番茄。
不要小瞧劳动人民的智慧。
多试验几次,定然会有人能实验出种植番茄的方法。
等到了那个时候,庄子里的番茄虽不至於砸手里,但必然再卖不出高价了。
倒不如趁著现在,瞅准时机卖个好价钱。
老两口这才恍然大悟。
一旁的郑家人也默默感嘆,东家果然有商业头脑。
“老大家的,那咱们接下来还种番茄不?”沐老头问道。
杨喜儿頷首:“种,只不过不用种太多,只要能供应咱们两个门店就行。”
不出三个月,番茄的价格定会大幅跌落,她没必要去和农户们爭一些蝇头小利。
转眼便到了五月底。
杨喜儿提供给蒋县令的番茄种,他已经早早命人发放到了各村。
如今已然到了出苗期。
到了六月底,这些番茄便能获得的大丰收。
蒋县令已经预见到未来北岭县变成富裕县的场景,这段时日,他的心情颇好。
“大人,五县的经商文书已经办妥,可要属下送去网红阁?”马师爷拿著一沓文书,向蒋县令请示著。
蒋县令点点头:“去吧。”
马师爷领命,刚要抬腿走人,就被蒋县令叫住:“罢了,我亲自送去。”
杨喜儿一次次为北岭县做贡献,作为当地父母官,他自该亲自登门道谢才是。
片刻后,杨喜儿接过蒋县令手中的文书,笑得合不拢嘴。
这哪里是文书,分明是白的银子在向她招手。
杨喜儿没想到蒋县令会亲自登门送文书,这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为了表示感谢,她又给蒋县令支了一招。
“蒋大人,既然全县百姓都种上了番茄,您何不趁此机会,乾脆將北岭县打造成番茄之乡?”
蒋县令先是一怔,而后眼睛越睁越大。
这个主意妙啊!
一旦番茄之乡的名气打响,作为奠基人,他的大名也会百世流传。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