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儿想了想:“把这些豆子都抬到石磨边上,再准备一些清水和竹匾,竹匾多多益善。【无错章节小说阅读,google搜寻】”
“成,我们这就去准备!”后生们按照杨喜儿的指示,搁置好豆子后,便去各家各户拿竹匾。
半个时辰后,在眾人的围观下,杨喜儿撇去了豆浆上的浮沫。
一旁有人小声嘀咕:“不是说做腐竹么?可我看著,怎么那么像点豆腐?”
杨喜儿闻言笑笑:“都是豆製品,流程自然大差不离,大头,烧小火。”
话虽如此,做腐竹和做豆腐,还是有很大区別的。
“好!”沐大头应下,赶紧將灶膛的火烧小。
不过眨眼间,豆浆上便出现了一层乳黄色的亮膜。
“熄火。”杨喜儿吩咐。
沐大头立刻照办。
待火熄灭后,杨喜儿用筷子挑起豆浆上那层油膜,將其夹到晾架上。
“烧火,要小火。”
“好。”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如此循环往復十几个来回,杨喜儿从一锅豆浆中夹出了十几张油膜。
此时,豆浆已经再难產出腐皮,杨喜儿便让大头彻底熄了火。
眾人看著晾架上的腐皮,纷纷眼露惊奇。
“这就是腐竹?”
“这是豆浆熬出来的豆油吧?定然大补!”
“现在能吃不?我想尝尝是啥味。”
杨喜儿摇摇头:“现在还不行,得晒乾,大概两个时辰后就行了。”
说著,她將晾架上的腐皮取下,整齐铺在竹匾上,再將竹匾放到烈日下暴晒。
今日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让大家看她製作腐竹,而是要让大家学会。
因著腐竹製作十分简单,只要把控好时间和火候,基本不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
很快,围观的妇女们便都能上手。
但,腐竹製作流程简单归简单,却十分耗时。
想要成功获得十几根腐竹,从泡豆子到磨豆子再到煮豆浆,没六个时辰根本实现不了。
就算不说泡豆磨豆,单是煮豆浆取腐皮,至少都要半个时辰,这还只能得到十几根腐竹。
杨喜儿算了算,就算全村参与,满打满算一天干六个时辰,每天只能获取三千来根腐竹。
这还是建立在村民们不吃不喝放弃一切活计的基础上。
光是想想,就知道不现实。
村里只有百来口子人,除去那些要带孩子的妇人和老人,以及要种地的青壮劳力,剩下的,还真没几个人。
这些人哪怕每天加班加点,能製作出千儿八百根,都算是极限了。
这么点產出,全然供应不了六个县的需求。
村长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於是,他上前小心翼翼道:“杨氏,咱们村要是全力做腐竹,其他营生,怕是做不成了。”
他深知这腐竹一旦拿到市面上去卖,价格定然不会低於泡菜。
毕竟,一斤豆子才能出半斤腐竹,且还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精力。
这要卖不上高价,那就真是见鬼了。
可是他们村里人手实在不够,隨著泡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村民们每月光是製作泡菜,都要耗费不少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