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上了寧媛他们开来的两辆奔驰车,一路朝著上步管理区八卦岭的方向驶去。
乔市长看著寧媛的车子,忍不住感慨:“你这可真是鸟枪换炮了!”
寧媛弯著大眼睛:“听说乔叔自己还骑车上班啊?要不我留一辆给您用?”
乔市长白了她一眼:“干部就该艰苦朴素,你少拿衣炮弹打我,原则性问题,我啥东西都不接你的!”
寧媛嘿嘿一笑。
车子驶出市区,眼前的景象逐渐变得荒凉起来。
寧媛透过车窗,看著外面飞速掠过的景色。
这时候的上步管理区,也就是后来的福田区,还完全是一副“村姑”模样。
到处都是村落、山包、荒地和田地。
跟后世那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景象完全没法比。
车子顛簸著,沿著坑坑洼洼的土路往前开。
寧媛注意到,沿途有不少码头,大部分都还是一片滩涂,只有一些简易的设施。
不过,也有一些船只穿梭不停的码头,看著颇为繁忙。
这些码头並不在海边,而是在深圳河边。
乔市长的秘书小林坐在副驾驶,他扶了扶眼镜,尽职尽责地解说著:
“1982年,上步管理区,深圳河段有新港码头和上步码头两个建材码头,特区建设需要的大部分钢筋、水泥、红砖、河沙都靠船运输到这两个码头,再转运到各个工地。”
寧媛听著,心里暗暗点头,原来如此。
八卦岭就在笔架山的东南边山脚下,旁边有个泥岗村。
车子终於在村边停了下来,一行人下了车,一脚深一脚浅地走过村子和各工地,惹得不少村民好奇地张望。
乔市长指著远处忙碌的工地,对寧媛说道:“现在村民们也积极地投身於特区的建设,毕竟出来干活可比在田里刨食儿挣得多,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
寧媛想了想,打听道:“乔叔,这里村民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呢?”
乔市长笑了笑:“这里不计工分了,包產到户,我们这里有些公社里,一家三个劳动力,全年完成粮食徵购任务后,加上各种农副產品,种植业总收入就有8000多元。”
“农閒时再到工地上做活,一家子就是万元户,收入远高於內地城镇居民收入。”
寧媛想了想:“那是真不错啊。”
当初在四塘村的时候,一个月全家收入一百多就很不错了。
王干事推推眼镜,忽然说:“寧媛同志,你是想问这里的人的工资吧?一般农閒时,生產大队农民到附近厂子做临时工,一个月就能收入140元;或者到船厂协助锯木,一个月就能收入500元。”
寧媛一听,忍不住感慨:“真是比內地高太多了啊,我记得之前让朋友帮忙查过,去年大概城镇职工月均收入是100多元,农民更低。”
她没记错的话,乔叔这个级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百多块,还没人家一个锯木头工人高。
乔市长含笑问:“这边很多人这几年都是帮港府那边做事赚钱,怎么,是觉得工资太高了请不起人?”
寧媛摇摇头:“也不是,相比港府,咱们內地人工资还是太便宜了。”
和白菜价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