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以清离开之后,孩子们都看向庾氏,庾氏反而先看向舍娘:“咱们没事儿的吧?”
“没事儿的娘,若是遭遇倭寇,我爹带着我们先逃了,那咱们一家怕是全家都没命。正也是死,反也是死,还不如迎面一战。更何况,这城内兵马多粮食多,一股脑的往外跑,往哪儿跑都不知道,被倭寇抓住了,四野都无人,所以我觉得现在在城里反而更安全。”舍娘努力平复庾氏的情绪。
别看丽娘平时和舍娘斗嘴,这个时候却安静如鸡,不发一言。
倒是裴霁建议道:“娘,我让人把门户都关上,不让人趁机捣乱。”
这一点舍娘也很赞同:“越是这个时候,越有人偷鸡摸狗,趁火打劫,我们让人把门户看严实。”
裴霁点头,立马飞奔出去了。
见裴霁出去了,丽娘又和舍娘道:“妹妹,你怎么懂这么多呢?”
“读书啊,天天读那些治国的文章,为了写好还要翻阅许多书籍,可不就懂一些么?这大抵是叫人从书里乖。”舍娘虽然反对酸儒,但是多读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有时候能够从书里借鉴别人的智慧,愈发能拓宽自己的见识。
丽娘趴在桌上,慢慢看着妹妹:“舍娘,你要是我的妈妈就好了,我就什么都不愁了。”
“你做梦呢,你做我的嬷嬷还差不多。”舍娘皱了皱鼻子,她觉得自己现在也变幼稚了。
丽娘倒是不恼:“我要是做你的嬷嬷,我就天天教训你,看郭家那两个嬷嬷,把人管的服服帖帖的。”
原本庾氏很忧心的,但是听两个女儿拌嘴,她也镇定下来。不一会儿,裴霁派人过来说俞家内眷都走了,只有钱茜被落下了,说钱姑娘一个人在府衙里。
“俞家人也太过分了吧。”舍娘无语。
她们都觉得钱茜可怜,所以开门,让钱茜也过来避一避,到时候人多有个照应。
却说裴以清先去衙门,俞知府倒是不敢跑,但是他也是个不粘锅,听裴以清提出法子,他看着他道:“没想到你还是个办实事的人,正好你如今又提调兵马,就一切由你安排吧。”
裴以清面上千恩万谢的,立马出去翻身上马带着人先去清点兵马,现在城里还有一个营和两个游击的兵马,他心里其实很害怕,但想起女儿都那般铁骨铮铮,他鼓起勇气往前冲。
……
中午,家里人都没功夫吃饭,就连下人,庾氏也强令他们不要随意走动,故而一家人都只能吃些点心。
本来丽娘一直对妹妹不服气的,但是今日有倭寇来,妹妹都那样镇定,还特地提醒她把值钱物件放好,又拉着她一起跑,丽娘觉得妹妹比别人似乎都可靠。
所以,她还主动拿了橘子,剥了皮才把橘瓣递给舍娘。
“给我的?”舍娘看向姐姐。
丽娘重重点头:“给你的。”
舍娘笑了:“多谢。”
在一旁的钱茜看着羡慕极了,她长到八岁,爹娘双双去世,若非如此,也不会到准未婚夫家中。但凡她有一个兄弟姐妹,也不至于这样孤苦无依,更没想到俞夫人竟然做的这么绝。
丽娘发现钱茜的眼神,见她看着舍娘,她害怕妹妹被人抢走,又要挤着舍娘坐下,还道:“你说咱们府城真的没事儿吗?”
“应该没事儿吧,如果倭寇太多,朝廷肯定也会派人过来的。”舍娘如此想着。
总算是熬到晚上了,裴以清回来了:“是一小拨人冒充倭寇抢劫大户,还好我带着人把他们抓起来了,都是虚惊一场,虚惊一场。”
舍娘也放下心来,很快泉州府城恢复了热闹,但是舍娘总觉得沿海地方,的确倭寇多。只可惜爹现在也只是个通判,虽然此次表现得力,活捉了这群人,听闻福建巡抚还上表表扬了此事,但是卫所的军士糜烂,这些她爹也管不到。
泉州正常后,俞夫人等人才回来,她们是在城外庄子上躲着,因为害怕,俞夫人还骨折了,被担架抬着回来的。别看之前俞夫人不把钱茜带上,现在自己倒霉了,却让钱茜伺候。
大家都替钱茜抱不平,连林夫人都偷偷跟庾氏道:“你说你不要人家,好歹也帮人家说一门亲事算了,偏偏又怕人家说她们家毁诺,就那么熬着,算怎么回事儿啊?”
“我也这么想的,我听说俞夫人就那么躺在床上,让人家端屎端尿就不说了,每日晚上还要守夜,我看钱姑娘都瘦了。不过,还好俞大郎对她倒是挺好的,从书院回来专门去看她。”庾氏也想着
世上碰到一个有情人可不容易,难怪钱茜愿意委曲求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