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日散学得很早,郡主先行一步,舍娘也随即回到了自己的折花院,她对折花院之外的地方都没什么兴趣。
回到折花院,她先休息了一会儿,又看了会儿书,颇觉腰酸背痛之时,冬梅很快过来给她捏肩膀,舒服的舍娘昏昏欲睡。
等晚饭用完了,她在院子里散了会步,就梳洗准备歇下了。
因为陪郡主读书其实并不是她自愿的,她也没想过要做成进身之阶,所以无欲则刚。即便庆王妃让她回去,她也甘之如饴。
高床软枕,反正拒绝不了,就享受吧。
次日起床的她依旧是油光水滑的,这一日上午学《孟子》,下午则不学作诗,而是学弹琴。大家闺秀琴棋书画都要皆通,莫说是王府郡主,便是舍娘她们这样的人家都是如此。
教琴的是一位四十余岁的男子,他衣裳袖子特别宽大,头发用一根乌木簪别着,走起路来,飘飘然,颇有魏晋士子的风采。
这位琴师倒是性情颇为明朗,一来就先问舍娘和杨芝:“你们在家学过弹古琴吗?”
舍娘点头,杨芝却摇头。
琴师看向舍娘:“你学琴有几年,如今能弹什么曲子?”
“原本在家中女学只匆匆学过两年,后来又有学了两年,如今能弹《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舍娘也是如实说了。
琴师心里有数,又看向郡主:“我们今日学《双鹤听泉》,这琴音通过隔水,更有韵律。”
说罢,先把琴谱发给众人,舍娘看了一遍就知晓郡主的水平,大概在初入门左右。不知怎地,她感觉自己现在像是寒门子弟陪富家少爷读书,还不能超过,即便立马就能弹的她,也得藏拙。
这先生大抵教了一遍,就让她们试着弹。
杨芝是琴谱都不大会看,她七岁随姐妹们读书,到如今说起来也有六年了。但先生只教读书,平日她们还得学女红针黹,尤其是书法因为是杨家绝学,故而她们家的姑娘都有一笔好字,但要写成一笔好字是要花许多的功夫的。
至于琴方面,她就没有学了,没想到还要考这个。
她不好去问琴师,更不好问郡主,因此去问舍娘。舍娘知晓学琴可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先教她怎么看琴谱,指法怎么放,杨芝试了一下,舍娘很捧场的拍手:“哇,你很有天赋啊,这么一学就会了。”
这般一夸,杨芝脸微微红,眼睛亮晶晶的。
她们二人在一处弹琴,倒是把郡主吸引了来,江都郡主其实家里都长期是她一个人独处。虽然也有两位堂姐,但她们年纪都比她大许多,彼此只是老太妃那里请安时才会见到,而她们也不是每日都晨昏定省。
“裴姐姐,你能不能也教教我。”江都郡主还有点害怕舍娘拒绝。
舍娘没想到郡主这般,连忙笑道:“自然可以,但是我今日也是头一次弹,咱们就相互学习吧。孔子不是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她又对杨芝道:“你先弹着,有不懂的可以去问琴师,或者等会儿问我就是。”
郡主的指法没问题,就是练的太少了,所以要停顿很久才能弹下一个间奏。舍娘看着她道:“我现在弹一遍试试,郡主看看哪里有不对的……”
她直接弹了起来,郡主听的入神,又抚掌笑道:“裴姐姐,你弹的真好。”
“其实不是我弹的好,只不过我学的时日多罢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恐怕更胜几筹呢。”舍娘道。
郡主其实根本不喜欢学这些,她之前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现下见舍娘说话处处到她心里,人又有本事。她就趴在桌上问起舍娘来:“裴姐姐,你喜欢骑马吗?”
舍娘道:“我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但是我家里没有让我学这个,我倒是很喜欢骑马的,可我娘说姑娘家马骑多了容易成罗圈腿。”
“我以前爱嗑瓜子,我母妃也说我要老嗑,日后就容易嗑成瓜子牙。”郡主笑道。
舍娘也不说嗑瓜子好不好,只道:“我也喜欢嗑瓜子,只是很容易长血泡。”
郡主愈发觉得和舍娘话说到她心里去了,王府的人都把她看成小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什么都觉得她做的不对,好在来了位姐姐,她却不否认自己。
“那裴姐姐,你平日在家里做什么?”郡主好奇道。
“无非就是打秋千,要不就写文章,做女红,若有闲暇,我最喜欢跳百索,就那样跳一个时辰都不会累的。”舍娘原本想说去温泉学凫水,但是若郡主闹着要去凫水,出了什么事儿,就是自己的罪过了。
郡主这个年纪,读书什么的都抛诸脑后,她一听说舍娘跳百索,她立马道:“等会儿我们散学了一起去跳吧。”
“好啊。”舍娘想着王府这么大的地方,不跳百索简直浪费了。
在一旁的杨芝没想到郡主竟然和舍娘聊上了,也忙凑上来说话,但是听说她们要去跳百索,她也欣然要过去,还道:“我在家里也是时常跳的。”
“那可太好了,咱们到时候一处去玩。”舍娘也没有半点不悦。
因为如此,三人熟悉了许多。
散学之后,舍娘就道:“你们等会儿吃完饭,就来折花院,咱们一起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