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娶妻都还要念催妆诗,你却是什么都没作?”
原来是为这个,李琚笑道:“立马我就作一首,还不成吗?”
说罢,拿着笔想了想就题了一首,舍娘见状,也是写诗唱和,二人颇有年轻夫妻蜜里调油的样子,以至于到银安堂时,众人见她们周遭都有一股别人无法插进去的样子。
女眷们都在里面,外面围着屏风,男人们都在外面。
庆王妃正和舍娘道:“这是你大伯母、三伯母、四伯母,给她们问个好吧。”
“是。”舍娘依次行礼。
大伯母便是崇宁郡王妃,约莫三十来岁的样子,生的十分面软,听闻是续弦。三伯母也是续弦,脸上带着笑意,很是慈爱,四伯母便是辅国公夫人,也就是杨茉的婆婆,她看上去倒是精明的样子。
长一辈的见过之后,便平辈了,似杨茉虽然是嫂子,但舍娘是世子妃,打过招呼后,她们还都要还礼。
老太妃见众人行过礼,方笑道:“好啊,今日人来的齐整,早上我们还说偏这个院子修的急。要不然戏楼建好了,大家可以一处听戏去,正好我们家里好几套班子呢。”
众人都知晓老太妃爱听戏,便凑趣说话,但同时也在看舍娘的表现,舍娘其实是不太爱看戏的,她更喜欢看书,总觉得书里看的有留白,更有想象。
但是这戏都是常年听的,即便不刻意记,她也能说几个道道来。
“世子妃也知晓四喜班?”崇宁郡王妃问起。
舍娘笑道:“还是十几年前听过,那时候叫丰荣班,是一个无锡人编的,我祖父那时候还在,和现在唱法不一样。”
老太妃是行家,立马道:“那个时候底下都不放水缸的,真正的嗓子好,如今爱玩些花俏,在戏楼前摆水缸。”
“您可真在行。那时候锣点也没有这般密集,偶尔还用郧吹奏。”
舍娘的这番话似乎搔到了老太妃痒处,哄的老太妃又来了兴致,她真的觉得自己写诗也会糊弄,做什么都糊弄的有模有样的,也算是服了自己。
有两位长辈在,众媳妇都不怎么开口,杨茉见状更是觉得可恶。她跟的李琼,简直就是个草包,文不成武不就,宗室考核竟然都没过,还好人家看在是庆王府的面子上,才勉强走了后门。
她这样伶俐的人,却许了这样一个丈夫,这都是裴舍娘害她的,如果没有她,那么现在坐在上头的人便是自己了。
可惜杨茉的怨恨也没有人知晓,因为都无人看她,舍娘从老太妃那里下来,筵席才开。郡主陪着老太妃坐下,庆王妃带着崇宁郡王妃等妯娌一桌,又有舍娘为首的坐第三桌。
她们这些做孙媳妇的都还要站起来张罗一二,摆箸捧汤,做完之后,才回到席面上。
庆王妃正对辅国公夫人道:“四嫂,荣河怎么样了?她嫁出去这一年,我还挺想她的。”
提起女儿,连素来精明的辅国公夫人神情都柔和了许多:“好着呢,说是有了身子,看来明年怕是要多个外孙了。”
“恭喜恭喜,这可是好事。”庆王妃想四嫂这下是里孙外孙都有了。
大家也都是普通言语几句,很快席面散了,老太妃也叫散众人,今日大家不过是来认个脸,不是真的让人到这里自由交际。
舍娘有时候觉得规矩不自由,但有时候规矩也挺好的,至少不需要尴尬的聊天说话。
这一日晚上,她们夫妇当然又是一番缠绵,新婚夫妻都是年轻人。以至于到了次日,舍娘酣睡到还是夏妈妈进来喊她起来的。
“您也不早些喊我起来。”舍娘道。
夏妈妈正把衣裳拿出来烫,又道:“是世子让我别喊您起来的,说昨日晚宴太晚,王妃那边肯定是没有那么早起来的。”
“这也不成,虽然睡的挺舒服的,还是得先把自个儿做好。”她伸了个懒腰,很快就起床出去,先去庆王妃那里,
她还是真的有事要问庆王妃,如今是婆母管家,一应人事应该是她调配,那么李琚的下人和她的下人怎么安排,还是先问过庆王妃的意思。
却不曾想她过来的时候,庆王妃正梳妆,见到舍娘还道:“昨儿半夜都没睡着,身上还是酸的,近来也不知道怎么了。”
舍娘关心了几句,方才说起自己院子里的事情:“如今人多了,她们守夜怎么安排的?我来讨您的示下。”
“这事儿你自己安排就好,如今你是世子妃,她们若有不听话的,只管回我。”庆王妃道。
“她们都很好,就是我初来乍到的,若是除了什么差错
,还请母妃担待。”舍娘客气话还是要说的。
庆王妃见她态度还不错,也是在心里微微点头,等下人装扮好了,郡主也过来了,她还悄悄问自己:“昨儿人多,我还没问,哥哥对你怎么样?”
“世子很好,郡主放心吧。”她也不好把夫妻房中事情说给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