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莫莉分別后,莱昂走出了鸦羽医坊,快步往贫民区走去,他已经有好久没回过贫民区了。
贫民区是莱昂出生的地方,也是他人生中大部分回忆与痛苦诞生的地方。
贫民区的道路一片泥泞,尘土混杂著排泄物,毛髮与破碎的草叶,被行人的踩踏搅拌成一种古怪到极点的淤泥。
莱昂看了眼自己脚上乾净整洁的布鞋,终究还是没一脚踩上那些排泄物。
路旁的行人来去匆匆,一脚踩进莱昂身旁的小泥坑,不知是粪水还是什么的东西飞溅出来,在莱昂崭新的裤腿上留下星星点点的污浊。
莱昂的眼皮子不由得开始跳动,他深深吸了一口气。
一股子混杂著腐烂草木,粪便和血腥味的气味涌进莱昂的鼻腔,让他甚至有些作呕。
莱昂呆呆地站在原地,此刻的他一点也不像是个在贫民区捡垃圾吃长大的孩子。
乾净的外衣,娇嫩的嗅觉,若有若无的洁癖,他倒像个贵族老爷的孩子了。
想起自己回到贫民区的目的,莱昂回过了神。
他不再刻意躲避街上的粪便与污水,脚步急促的往记忆中的地方走去。
那是曾经孩子们的聚集地,也是他这名孤儿的“家”。他有些事情要拜託这群昔日的朋友。
但当来到聚集地后,眼前的景色出乎莱昂的预料。
聚集地空无一人。
莱昂先是一愣,隨后懊恼的拍了拍脑袋:
“我真是在诊所里呆傻了,现在是那位贵族小姐“餵鸽子”的时候,大家都去抢东西吃了。”
莱昂顺著昔日的记忆来到一片空地,过去的同伴们果然在这里。
两名高贵的贵族小姐站在高台上,嘰嘰喳喳的聊著天,时不时从手里的麵包上掐下一块,丟进孩子堆里。
被撕得能让鸽子一口吞下的麵包屑掉在地上,甚至沾上了黑色的污水。
骨瘦如柴的孩子们纷纷弯下腰,爭相捡食著这些麵包碎屑,全然不顾上面沾染的污秽。
在莱昂的记忆里,这种行为被贵族们戏称为“餵鸽子”。
餵鸽子原本是南部港口拜达的风俗,每天广场上都会有遮天蔽日的鸽子出没,亲人的鸽子们甚至会跳上人类的手掌啄食麵包。
定居在拜达港的大艺术家塞拉菲娜据此画出了一幅传世名作《餵鸽子》
帕多瓦城的贵族们一向附庸风雅,他们爭相效仿著,要养成餵鸽子的爱好。
可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了……帕多瓦城根本没有鸽子。
一名天才般的贵族少女提出了建议:我们確实没有鸽子,但我们有孩子啊!
是啊!鸽子看到麵包会吃,孩子看到麵包也会吃;鸽子的体型不大,孩子的体型也不大;鸽子是活著的,孩子也是活著的!
孩子和鸽子没有什么区別啊!
於是,餵鸽子的习俗也在帕多瓦城兴起了。
莱昂站在远处,静静等待著贵族小姐们的兴致耗光。依照他的经验,这並不会太久。
果然,很快贵族小姐们就打道回府,而骨瘦如柴的孩子们也准备四散而去,去翻翻垃圾堆找点吃的。
莱昂挡在了这群孩子面前,一个比较高大的孩子站了出来。
看见莱昂身上整洁的服饰,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试探性地问道:
“你……你是莱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