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翊向著远处守侯的两名曹军士兵一招手。
那两名土兵立时抬来一张简易搭成的竹製坐,载著贾翊远去。
树荫下。
只留下了面色不断变换的司马懿,通体感到阵阵发凉。
因为,他不敢保证姜维会不会透过那封由他亲自撰写,贾翊进行誉抄的书信察觉到什么。
因为司马懿清楚:
即便他现在去劝说曹操放弃南征,业已基本不太现实。
十万大军征伐汉中,已如离弦的箭不可能因为贾翊的一句话,他司马懿一个未曾得到验证的无端猜想,就突然调头北返。
三日后。
党骆道南段。
姜维並赵云,郭淮,张苞三將,在走了五十里的崎嶇谷道后,终於领著八千蜀军抵达了目的地,兴势山。
立身於山顶上,姜维將骆道南北两端的谷道尽收眼底。
稍做欣赏后,他看向身后的三將说道:“诸位,我为曹操大军选的这个地方如何?”
“一山当关,万夫莫开。”赵云开口。
“若再於谷道之中多设鹿角和挖掘堑壕,曹军必然寸步难行。”
“兴势山——”
说到最后,赵云讚嘆道:“未必不能是另外一座可令无数曹军饮恨的定军山。”
郭淮没有出声,只是静静的打量著兴势山四周的地形。
一方面,是他还没有適应自己骤然转换的身份。
另外一方面他则是在设想,自己若是走骆道南下而来的曹军,对阵驻守此山的姜维,该如何破局。
许久后,郭淮愈发的沉默了。
除了强攻此山。
他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伯约,你下令吧!”
“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张苞对於兴势山周边的地形根本不怎么关注。
跟隨在姜维身边经歷了连番大胜的他,而今已经对姜维有了一种迷之自信。
比起自身苦心孤诣的思考如何对敌,他情愿把脑子搁置。
对於张苞的催促,姜维微笑道:“兴国,你既然如此著急,便由你带著元逊,去把这山上的树木都砍了,负责製作鹿角和修建营寨。”
姜维开口,第一次称呼起了张苞的表字。
准確的说,是年岁未曾及冠的张苞在得知了诸葛恪都有了表字后感觉没表字总比姜维,诸葛恪矮了一辈儿的他,硬是缠著大伯父刘备也给他起了个表字。
本就对自己这个侄儿喜欢的刘备,如何会拒绝张苞的请求。
於是,刘备提前给张苞取了表字。
兴国。
取兴邦安国之意。
姜维对著张苞交代完,目光特意看向了这些时日来,一直以自己亲兵统领自居的诸葛恪。
他瞩咐道:“元逊,百丈宫闕平地起。”
“欲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將军,当从细微处做起。”
“在此期间,你不妨多向兴国学学,该如何与士兵们相处。”
虽然诸葛恪一直在姜维的面前表现谦恭,但姜维又哪里会察觉不到其骨子里那种豪门公子特有的孤傲呢。
是以。
姜维打算先让诸葛恪从小事做起,一步步磨礪他的性子。
“诺!”
诸葛恪頜首应道,说完就跟著张苞离开了。
“伯约,你似乎很看中子瑜先生的这个儿子?”
赵云狐疑的望了姜维一眼,忍不住出声道。
一路行军走来,他已经不止一次见到姜维表露出对诸葛恪的看重。
“师兄吶!”
姜维洒然一笑。
“我只可惜元逊此人是子瑜先生的长子,而不是其次子!”
“他若是次子,过继给了孔明先生——“
“有著孔明先生的教诲和管教,此子来日或有大將军之姿。”
临了。
姜维仰头望了眼上方渐渐爬升至正中的大日,有感而发道:“烈日当空,恐天乾物燥!”
“师兄!”
“烦请你带人在山上凿出几口泉眼,供给大军用水所需的同时,再清理出一条防火隔离带。”
“可別曹军没杀上山,反倒一把火把我们给—”
话语说到一半,姜维忽然愣住了。
火?
ps;这就滚去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