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聊著,周科长拎著一个帆布袋子跑了过来。
距离老远,周科长就大声的喊道:“你说说你,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连本职工作都忘记了。这玩意在我这里放七八天了,一直没有机会给你。”
“啥玩意啊?”李东来也不跟他客气,当著面便打开了帆布袋子。『
袋子里是一条黑乎乎的棍子,棍子的顶端还带著尖刺,李东来以前见过这玩意。
“霍,你在哪里搞来的虎鞭啊?”
“嗨,你也知道我老李战友多,这是一个大兴安岭看林子的老战友送我的。一共是两条,你一条,我一条。”周科长拉著李东来的胳膊,把他拉到一遍,笑道:“我那条已经用酒泡上了,每天晚上一杯,你別说,你嫂子喜欢得不得了,现在都开始给我端洗脚水了。”
李东来冲他竖起大拇指:“老哥,你还真是老当益壮。”
“啥老当益壮啊,这全是你的功劳!”
李东来闻言脸色大变,往后退了一步:“老周,我跟嫂子可不熟悉,你千万別听人瞎说。”
周科长诧异的看李东一眼,道:“你做了好事,自己还不承认?做人可不能这样啊。”
尼玛,这到底是什么节奏啊。
周科长可是带著枪的,李东来有点后悔没有让刘大队派人跟著了。
只是他確实跟嫂子没关係啊?难道是谁在后面鼓捣事儿?
李东来连忙拉住周科长的手,道:“老周,我什么人,你最清楚,千万不要听信了閒言。”
周科长莫名其妙的打量李东来,道:“誒,老李啊,上次不是你给家里送去了电视机和洗衣机。你可能不知道,你嫂子最发愁的就是洗衣服,现在好了,把衣服扔进洗衣机里,扭动开关,等一会衣服自个就乾净了。你嫂子整天在家里说你的好话。你说,是不是你的功劳。”
“原来是这事儿啊。”李东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长舒了一口气。
“你以为呢?”
“没事没事我还有事找厂长,以后再聊。”
在周科长疑惑的目光中,李东来接过帆布袋子,掛在车子把上,骑著自行车就离开了。
厂长办公室內。
杨厂长听完李东来的请求后,点点头道:“预支工资没有问题,秦淮茹是咱们工厂的职工,现在遇到了困难,咱们工厂理所应当帮忙。只是,这种小事,不值得你跑一趟吧?我可是听说了,你们京城大学实验室里,来了一位外国人,现在正在搞一个大项目。”
对於杨厂长消息能够如此灵通,李东来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自从李副厂长下台后,老杨就真正的成了轧钢厂的一把手。
轧钢厂有两万多职工,再加上职工家属,足有七八万人,就跟一个小型城镇差不多了,作为一把手的老杨,自然也成为了部委里能够说得上话的领导。
领导嘛,自然比老百姓消息灵通,再加上巴菲特金髮碧眼,在这个年代的京城,还属於是稀罕物,引起轰动也不足为奇。
李东来点点头道:“今天除了秦淮茹的事情,我確实还有个想法。前阵子我不是请你帮医院建造一个单独的实验室吗?现在进展怎么样了?”
杨厂长笑著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道:“我就知道你惦记著这件事,这是上面的批文,你看看。”
李东来接过细看,文件上“东方实验室”的粗体字,让他满意的点点头。
现在距离起风已经不久了,要想持续的进行研究工作,必须得拥有一家独属於自己的实验室。
当然了,现在没有私人实验室的说法,李东来只能迂迴作战,在轧钢厂里建造一所实验室。
轧钢厂內的工人大多是根红苗正的,没有李副厂长和许大茂在后面鼓譟,就算大风来临的时候,也不会闹出事情。
更何况,现在还有杨厂长和丁伯仁两位坐镇轧钢厂。
杨厂长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神情凝重起来:“东来,你是准备把京城大学的实验室,搬到咱们轧钢厂来?”
作为並肩作战多年的老战友,李东来也没有瞒著杨厂长:“没错,京城大学的实验室,属於部委管理。虽然里面的设备是最先进的,人员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但是,毕竟不是咱们自己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实验室里可能会出乱子。当然了,这只算是我个人的未雨绸繆。”
饶是李东来已经说得很模湖了,杨厂长结合到从老领导那里听到的消息,再加上最近报纸上的措辞是越来越严厉,他也明白了几分。
作为一个一心干实事的人,杨厂长对於李东来的这种做法深感钦佩。
李东来现在已经是荣誉加身了,就凭藉他每年挣那么多外匯的功劳,即使起了大风,上面的大树也会帮他挡风。
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现在却为了能够继续研究,而甘冒风险。
两人对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
杨厂长深情动容道:“你放心,我老杨也是黄土半埋的人了,你一个年轻人都不怕,我这个还傢伙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只要我老杨还在轧钢厂一天,这里就是你坚强的后盾。”
李东来道:“失態的发展也许没有我想像的那么严重,不过还请您加快实验室大楼的建造工作,我会在隨后的时间里,陆续从京城实验室里挑选出一些研究员,让他们加入轧钢厂实验室。”
提到大楼,杨厂长面带苦涩:“盖房子简单,只是你上一次交给我的仪器设备清单,实在是太难搞了。並且上面拨付下来的资金,也远远不够。”
李东来当然是有备而来的,他从兜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杨厂长:“这是华润公司对外销售產品的部分清单,你可以选择一种咱们轧钢厂有能力生產的设备,我会跟润华公司的人协商,让他们把设备的生產交给咱们轧钢厂。”
杨厂长闻言大喜,这年头虽然工厂的生產都是上面调度的,在出厂的时候,產品的价格並不会附加利润。
但是,每生產一件產品,上面除了正常的拨款外,还会给与一定的补助。
不同產品的补助不同,补助的多寡跟產品的价格和重要性掛鉤。
就像是,生產一台电视机,上面会补助10块钱,而生產一百个暖水瓶的补助也许只是有1块钱。
而外销產品的补助,要远远高於一般產品。
这年代,国內的產品基本没有办法外销,润华公司的订单一直是各大工厂眼里的肥肉。
杨厂长早就眼馋润华公司的订单,只是没有机会同润华公司的同志接触。
想到这里,他看向李东来的眼神中就更多了几分钦佩。
竟然跟润华公司拉上了关係,这个李东来还真是不简单。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