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调教!  能看见血条的我,独自成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研究了一下火窖的运作原理后。

白昴回储存室取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黏土,砂砾,植物纤维。

顺带从火塘舀了一木盆的草木灰出来。

泥砖与陶器的主料虽都是黏土,但成分却大有不同。

泥砖需要一定的透气性,因此用料要更为鬆散。

黏土兑水搅拌成浆,再往其中增添適量的砂砾,踩踏均匀。

使其每一处泥浆都能混上砂砾。

最后倾倒半盆草木灰,灰中未燃尽的碳颗粒能很好的填补砂砾之间过大的缝隙,防止开裂。

整体比例约为4:4:1.5:1

最后,將调製出的泥浆全部收集装入木桶中。

泥砖塑形的事情倒不算困难,取几分平整的木片做一个简易的四方格,將泥浆倒入其中。

再用细线一一分割泥砖,形成初胚。

嗯,构思的很好。

白昴选择製作面板,开!

人力精度毕竟不够准確,有系统不用白不用。

连泥带桶一起送入製作面板。

选择【泥砖胚子】

不一会,一大木桶的泥浆变成了【泥砖胚(待烧制)*48】,安静躺在物品栏內。

“倒是把桶还给我啊……”白昴发现自己送进去的木桶被吞了,略有无奈。

这点小便宜也占。

一想到製作面板素来喜欢吞些边角料。

譬如说一根几人腰粗的木头,丟进去之后,吐出来就只有五六份木料。

多余的,怕不是被它以『修剪美化』之名,给吃了回扣。

不过,这系统倒是一视同仁,白昴偶尔也能看见频道內有玩家抱怨此事的。

大家的都吞,那就相当於大家都没吞。

小心翼翼的取出还未完全定型的泥砖胚,將其放在火塘边上先烘烤一阵。

隨后,白昴又开始製作陶器所需要的原料。

与泥砖不同。

陶器通常多用於製作器皿与盛具,小到锅碗瓢盆杯,大到水缸水桶。

大部分都与汤汤水水有关。

因此,对於陶器的密封性,要求比泥砖更高。

分子间隙更小的黏土,在原料內的占比会加大。

兑水搅拌,除此之外,再將剩余的草木灰全部倒入其中。

如果说,泥砖要用到草木灰未充分燃尽的碳粒,来填充间隙,防止使用过程中开裂。

那么陶器对草木灰的需求,则是美观。

草木灰之中的碳酸钾与钠都属於硷性物质,高温下与黏土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能生成低熔点的玻璃相,覆盖陶器內外表面,使其更加光滑不易漏水。

这些原理,都是现代科学逐渐研究出的东西。

但白昴更感嘆的是老祖宗的智慧。

没有精確的仪表,也没有发达的文明,甚至他们不一定能知晓其中原理。

但他们仍旧能通过摸索与实践,不断进步。

从粗糙的陶器到光滑的陶器,这微小的一步放在现代文明的尺度之下,几乎不易被察觉。

大部分现代人一想到陶器,都会先入为主的浮现出光滑器皿的画面。

但促成这一步的,或许只是在遥远的几千年前。

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某位部落的成员,手舞足蹈的兴奋向族人们展示自己无意中的新发现。

很快,將调配完成的陶泥装桶。

这次,白昴留了个心眼,没有直接把木桶也给丟进去。

而是打开製作面板,用力往里一倒。

不过桶底还剩些泥浆,白昴本著不浪费的原则,將桶倒过来拍了拍。

结果下一刻,製作面板爆发出一阵吸力,想將白昴手中木桶一併吸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