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行动上 大汉:我是皇太后
卫中傅拍板,其他人仔细想想也对,不过有人建议为避免大王子闹腾,最好不再王府內抓人,万一大王干预就不好办了,卫中傅点点头,然后就商量出了一个办法,等待大王带著大王子入宫的时候再动手,而这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皇帝刘肇此时也不知道自己也该快乐,还是该伤心,与前两个相比,宋宫人实实在在生下了一个孩子,而且看起来挺健康,但这却是一个女婴!
而为这位刚刚为皇帝诞下公主的宫人也很不幸,她先是因为难產造成了大出血,在床上躺了几天后竟然又得了產褥热,虽然灌了不少汤药,但还是在昨日病死,时年不过十五岁。
三个怀孕的宫人最后一个都没有生下儿子,皇帝对未来自然更加失望,失望就需要找人排解,他就把清河王父子叫到宫中,准备和三哥好好谈一谈。
按照惯例,皇帝先是考察了一番大侄子,刘祜还是一如既往的表现出色,对答如流,有诸生之相,刘肇高兴之余,又拿起了一件政务考察刘祜。
“朕准备带著你父王和两位叔王在秋后返回老家南阳祭祖,然后前往江陵巡视一番,祭祀江神,让荆州百姓感慕皇恩,可骑都尉寇却不甚赞同,祜儿觉得他做得对不对?”
寇是谁?刘祜是知道的,自从发现自己不会做很多九章题目后,刘祜才发现自己比不上已经成为平原王妃的寇淑,
刘祜一向自翊聪明,心中很不是滋味,现在听到寇,他本能的不太舒服,
再说了,迎合叔皇总没有错,所以他紧接著说道,“陛下是天子,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去哪里都是可以的!”
刘肇微微一愣,他盯著侄子深深看了一眼,然后又看向自己的兄长,发现兄长有些皱眉,这才笑著说道,“三哥,祜儿读书颇有进展,府中事务也可让他参与治理!”
刘庆连忙跪谢,“臣遵旨!”
刘祜喜出望外,“多谢叔皇!”
看著刘祜,刘肇又忍不住想到自己的独子刘胜,皇帝很关注荀淑对刘胜的教导,他发现荀淑管得比较宽鬆,每天只上三堂课,而且教授经史也不多。
相比於教导刘胜,荀淑似乎更喜欢教导自己的女学生寇淑,经常跟她长时间谈论经史律法,这也不算奇怪,任何一个有才华的老师看到寇淑都会无比心动,
恨不得把一肚子本事都交给他。
不过即便如此,刘胜进步也不小,这个孩子背书还是不怎么样,但已经懂得並践行了一些道理,这非常非常难得。
前几日刘肇召见刘胜,同样说起巡视,刘胜先询问需要多久,刘肇告诉他要数月之久,刘胜又问自己能不能跟著去,刘肇说你身体不好,又要读书,还是留在京城。
听到这里,刘胜就抹起了眼泪,“王妃说出巡往往很劳累,父皇出巡数月之久,肯定很辛苦,父皇还是不要去的好,孩儿心里担心!”
几子孝顺,刘肇自然相当受用,他安慰了一番刘胜,告诉他出巡南阳祭祖是必须做的,我们的根在在南阳,要和南阳乡亲多多交往,时不时赏赐,他们才会拥护我们,遇到麻烦了,他们才会支持我们刘家。
刘胜想了想说道,“父皇的意思,孩儿明白,王妃和孩儿说过,孩儿这个大王十分尊贵,也十分富有,但天下有太多太多人不如孩儿,肯定惦记孩儿的地位和財富。
孩儿必须优待身边人和下面的臣民,时不时给他们赏赐,他们过得好,就会拥戴孩儿,保护孩儿,孩儿这个大王才会稳如泰山,父皇想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听到这番话,刘胜十分感慨,这个孩子短短时日竟然进步这般大,既孝顺又明理了许多,想了想他文问起与刘祜同样的问题,该不该去江陵。
刘胜先询问江陵远不远,皇帝说有些遥远,在南方长江边,刘胜这才说道,“孩儿听荀郎中和王妃说过,南方多有疫病,而且又这么远,父皇还是不要去的好,孩儿不想父皇生病,也不想长时间见不到父皇。”
说著说著,刘胜又有些硬咽·刘肇现在想起儿子,又想起眼前这个读书很多的大侄子,儿子毕竟是儿子,侄子毕竟是侄子。
儿子会担心他生病,担心他劳累,总想著见到他,但侄子就不同了,他不可能不知道大道理,但只会小心翼翼的拍马屁,至於其他,估计想都不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