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谦虚 大汉:我是皇太后
不过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有些不安,邓后想了想提议道,“陛下,可效仿皇子所,收拾若干个住所,若是宫人有妊,就搬到彼处,等生子之后再秘送宫外!”
“梓童考虑的周到!”
邓后又叮嘱道:“寇氏照顾平原王有多个食补的方子,陛下还是多食用的好!”
“梓童放心,朕一直在食用,確实有些效果!”
邓绥也知道皇帝在食用,不过说还是要说的,寇淑尽孝,关心平原王,也是值得学习的,光送女人不行,皇帝的饮食起居也要问,这也是关切之意,毕竟是夫妻,只是最重要的一点,皇帝不要旦旦而伐,不要服用壮阳之物,邓绥不方便说,也不能说——·
到了第三天,荀淑入宫教学,告知寇淑广成苑事,寇淑询问他的看法,荀淑表示还是小心点好,不要轻举妄动,避免引得天子不快,皇帝若想册立,肯定会册立,现在不册立也有理由。
“荀师说的有理,但还不够!”寇淑告知了自己与邓绥所言的一部分,然后很明確的说道,“寇氏千万不得妄动,若有大臣主动提议,也当坚辞之,一定要坚决谦让,如此就立於不败之地,不至於有栗太子故事復现!”
汉景帝册立栗太子,其母栗夫人嫉妒,景帝病重,试探栗夫人对诸夫人的態度,栗夫人出言不逊,骂皇帝是老狗。
这件事激怒了汉景帝,起了废储之心,这件事被栗夫人的对头长公主知晓后,故意暗中鼓动大臣上奏立栗姬为后,此事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汉景帝以为是栗姬勾结前朝想要逼宫,遂忍无可忍,將其打入冷宫,並將票太子废为临江王,没过两年,甚至把亲儿子栗太子逼死了。
寇淑举这个例子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但意思很明显,皇帝心意不明,千万不要搞事,也不要被人钻了空子,如此怎么也不至於有错。
荀淑同样是聪明人,他已经听明白了寇淑的意思,自己这边不断谦让,滴水不漏,绝不犯错,同时不断拉拢皇后和邓家,哪怕运气差到了家,未来皇帝果然生下了儿子,平原王当不上皇帝,也有一个谦让的美名,新君也要善待平原王。
荀淑心中感慨,自己这个学生哪里还需要她教,实在太冷静了,小小年纪,
竟然就能忍住这样的诱惑,太难得了等到荀淑的通报,寇和虞翊也稍稍鬆了一口气,经过仔细推演,两人也觉得求稳更划算,反正皇帝现在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著急。
所以接下来,当一些大臣试探时,寇的態度就显得很坚决,平原王有功不假,但毕竟是庶子,若是平原王变成了太子,皇后怀孕生子到时候怎么办?总不能嫡子做大王吧!
寇这番话传出去之后,有心搞事的大臣们也没办法,当事人不配合,事情做不了,鲁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无他法,毕竟寇氏的选择合情合理,就这样,
一场风波顺利渡过,而刘肇闻讯后,比较满意,这种本分的外戚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到了九月份,此时陆续收了上来,根据评估,
平均亩產在15斤左右,虽然布还需要继续下功夫,但冬天又得一保暖之物已经得到了公认,汉廷决定首先在河东、河內、河南和南阳四地推广。
不过此时的丰收並不怎么引人注目,因为皇帝刘肇,带著皇后邓氏、三位王爷和文武百官开始了出巡,太尉张禹则留在京中。
送走了皇帝,寇淑鬆了一口气,终於有一段相对自由的时光了,每天勾心斗角太累了,这样下去会影响寿命的,得好好休息下—
不过寇淑高兴没两天,麻烦还是来了,她莫名其妙的欺负关西圣人杨震,说他不如格物学者,哪怕杨震不在意,他的学生们也不干,所以这位弘农杨氏的老祖宗来到了洛阳,想了解一下传说出搞出永元稻的格物学到底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