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试点 大汉:我是皇太后
若是某一郡县百姓所需食盐需要经过城门税关,城门税关徵收入城税,要给出票据,
到时候就可以和城內各家盐商的总帐册进行比对,若是出现严重差异,地方就有理由要求各家盐商补税。
又比如大汉有很多行政开销,了多少钱,到底是什么情况,过去非常难以审计,现在必须有票据作为凭证,朝廷就比较好管理,若是其中价格离了谱,还可以此为据,拒绝支付票据,甚至是抓捕相应的操办官员。
而一些大宗货物的民间纠纷,往往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纠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买卖达成协议缴纳契税,朝廷有相应的记录,到时候就可以做出公正的判罚。
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很多黔首不在意票据,商贾也会想尽办法偷逃税款,能不给票据就不给票据,但大汉的儒生肯定知道重农抑商的道理,他们肯定会问商贾询问票据,商贾不敢不给,如此一来,朝廷好岁可以收到一些商税寇鰲最后指出票据存在的核心目的是规范各种税收,让官员不敢乱贪污,让徵税者不能乱收税,让偷逃税款之人增加违法成本,让各种民间交易有据可依。
相比於这四条好处,朝廷出售票据,可以增收多少契税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票据非常有利於统治,只要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票据,地方就越不容易出乱子,而契税的税率压根不需要设置太高,甚至只要朝廷能够覆盖各种票据的印刷成本,就是赚得!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很多人偷逃税款,这是很正常的,归根到底是朝廷相关税收制度的漏洞太大,给了人逃税的机会,所以相关法律没必要严苛,只需要惩罚几倍应纳税额就行了,票据制度是为了完善现有的税收制度,不是告,绝不是告!
朝堂上很多本来蠢蠢欲动,以为寇鰲是搞算告,想著狠狠骂他一顿的人此时彻底傻眼,寇鰲搞票据的用意竟然不在於收契税,也不在於搞这样那样的惩罚,而在於通过无数张票据加强对各种经济生活的控制。
这样做能不能成,当然成,若是国家不想著徵收高额契税,契税只要可以覆盖票据的印刷成本就可以,票据必然会得到迅速推广,说白了就是多给別人一张纸的事情,能几个钱。
与官府相关事务必然被强制要求提供票据,大商人之间贸易也会提供票据以防万一,
也总有一些人会要求店家票据,商家总要准备一些,票据一多,相当於多了无数证据,商税漏洞大为减少而那些本来就隱隱听明白的官员,现在则是兴奋,异常的兴奋,这一次完全听明白了,官府活动必须使用票据,也就意味著大部分商业活动必然会被影响,朝廷就可以徵收到相当数量的商税,即便还有一些偷税漏税,对国家来说就是赚得。
更重要的是,中枢和地方也可以极大的加强权威,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帐册和票据对照,佐吏搞事作假的难度大为增加。
到时候地方守令可以有效得控制下面的佐更,我不指望百分之百让你听话,但你若是自以为是地方大族,对我爱理不理,我就查你的帐,但凡找到证据,就够你受得!
这些听明白的官员一个又一个冒出来表示支持,最后连司空尹勤都改变了主意,他表示如果仅仅是多一套票据的事情,而並不涉及到告,他愿意支持。
而一些反对的官员也不傻,则转移到可执行度,纸张不便宜,印刷难度肯定也不低,
而且各种票据肯定要有区分,你有没有核算过相应的成本。
还有人说票据的大量出现,必然要求有更多的人负责查帐,这必然要招募更多的人,
朝廷能不能吃得消不过这些人的质疑刚刚说完,太傅张禹就站出来表態,“到底行不行,在洛阳县试一试不就可以了吗?”
出席朝会的洛阳令王涣表示支持,愿意在洛阳先做一番尝试,京畿之地,么蛾子太多,加强管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