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火器的价值  大汉:我是皇太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而在南方和西方,百越和羌族常常躲在大山之中不断骚扰我大汉子民,山高林密,朝廷並无太好的办法,有了火火炮之后,情况就好很多了,火的威力远胜羌越的標枪软弓,朝廷可一步步清剿彼辈,加强对凉益荆扬四州的控制——“

寇淑显得神气十足,她得意得挥著手说道,“《新天命说》说大汉天子直接控御的地盘越大,越巩固,就是在护佑上天,上天得到护佑,大汉天命就会越发绵长,天下万民也越发不容易受灾,吾等一定要努力,给陛下打造一个铁桶一般的江山!”

寇淑说完,看向小皇帝,刘胜也接过来,“皇后说得好,朕有皇后和诸爱卿辅佐,一定会让大汉变得更加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帝后都这般说了,邓弘等人自然也要给面子,一个个躬身施礼,“臣等一定竭尽所能,辅佐天子,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在躬身施礼的同时,这些人通过寇淑这番话隱隱意识到,隨著一连串格物学成就的推广,汉廷的实力有了非常大的推升,这种提升可不仅仅是对外,完全也可以对內,若是装备火器的汉军完全可以收拾那些违反大汉律令的豪强!

邓氏兄弟商量一番后,邓弘向兄长建议邓鷺可以把火炮拉出来,炮轰一处废弃的坞堡,让三老们见识一番,朝廷好声好气和他们说,他们不听,这么给脸不要脸,真以为朝廷没办法对付你们可能的叛乱吗?都听话一些!

邓骂摇摇头,“不必刻意如此!”

这一次三老会议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汉廷也是有收穫的,大汉六府重臣都比较满意,

他们和邓绥的想法一致,没必要激化矛盾。

小皇帝刘胜这两年进步很大,对很多事情都有想法,又有皇后辅佐,如果按照先帝的標准,十四岁就可以亲政,也就两年时间;就算退一万步,按照汉章帝的年龄,十八岁总该亲政了,那就是六年时间,看起来挺长,但一晃眼就过去了。

这一次三老会议本质上只是一次作秀,向天下人证明太后和他这位车骑將军都是贤能之人,也都尊重民意,关係到大家的重大问题都会和大傢伙谈,这会进一步提高邓氏的口碑,未来也可以打著三老会议的名头,可以做很多有利於邓氏的事情。

按照他和邓绥的设想,重量级官员的惩罚也要放给三老会议討论,然后让三老们建议废除灭三族等一系列酷刑,以后死刑罪止当事人,不牵涉兄弟子女,用民意压制未来的皇帝,这对邓氏这样的大家族至关重要所以这一次三老会议,邓鷺就有些首鼠两端,一方面他站在江山社稷的角度,希望在奴隶和税收问题上做出有利於汉廷的决定,另一方面他对与会的三老们客客气气,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缓解邓氏执政的阻力,

邓鷺这样的做法,註定了这一次三老会议得不到让朝堂满意的结论,但邓鷺却很满意,隨著他一系列礼贤下士、平易近人的做法,他的口碑有提升的不少!

邓鷺否决了两个兄弟的提议,並没有当回事,不过车骑將军府有很多士人,邓氏兄弟的商议不可避免的泄露出去,各郡三老听说后议论纷纷,自从朝廷平灭高句丽以外,这风向已经不太对劲了!

朝廷平灭高句丽,宫中就传出风声,辽东荒地眾多,不过由於高句丽等骚扰,人口太大,朝廷准备发出授田令,任何人只要过去,就可以授地,而且一授就是150亩地。

紧接著又传出寇氏找到了在江南低洼之地屯田的办法,江南可开垦土地眾多,朝廷准备设置一大堆官垦,任何流民、奴婢只要为朝廷官垦一段时间,也可以获得授地。

现在更夸张,皇后领导格物学者们搞出了可以攻打坞堡的新火器准备让大家看一看,

这是什么意思,朝廷准备派出大军用那什么大炮轰炸大傢伙的坞堡吗?

三老掌教化,需要懂得三德五事,可以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但说到底不是官员,本质上属於民间代表人物,如果做一个比较,这些人类似於后世的政协委员,可以与地方討论政务得失。

在汉代皇帝下达的以上詔令中,“三老”与地方上的孝悌、力由这两种人物是相提並论的。孝悌,不会是国家职官,他们只是地方社会上的荣民,因为孝顺父母,善待兄弟被嘉奖的老百姓;而力田,则是民间的种地比较出色的农业技术专家,所以与力田和孝悌等民间人士为伍的“三老”,哪怕在基层比较有影响力,但归根到底还是平民。

既然是平民,直接与朝廷意志抗衡,自然压力不小,不过各郡三老背后都有耆老大夫擼绅先生撑腰,让他们在前面扛著,而且从朝廷允许皇族和列侯派出封地內德高望重之人为三老,这些人也认为朝廷不会怎么样。

麻杆打狼两头怕,汉廷核心层不愿意得罪天下豪强,天下豪强们对皇权也是小心翼翼,虽然现在是外戚掌权,但竇宪当年干得那些事情,大傢伙歷歷在目,真逼急眼了,就有可能被执政外戚收拾。

现在又是大汉的鼎盛时期,光武、明章和四代皇帝都是明君,当今天子虽然年幼,身体又不是很好,但邓太后、寇皇后都是贤惠,很有才德之人,他们真要来硬的,那些公开跳出来反对的三老也不会好过。

所以经过一番討价还价,在朝廷默认豪强侵占的土地合法,三老们也不得不做了一些妥协,比如那些没有土地的庄户,在很多人眼中,与奴婢差不多。

现在改了,增加了一个客户,承认他们是良民,不能和奴婢一般对待,要和他们签订契约,契约约定的时间一过,他们想走,主家不能拒绝。

又比如流民入籍问题,按照汉法,未经批准,就偷偷跑出来的民人是有罪行的,各地都要抓人,现在朝廷让步,救免流民的罪行,允许流民在流亡地入籍,这虽然相当於承认了豪强占地,但也逼迫豪强们不能苛待客户,要不然客户就会跑路。

有了这两条,豪强对庄客的控制大不如前,很多人相当的肉疼,没想到朝廷竟然还不满意,他们到底想做到哪一步?难不成真得要让我们多交税,要搞盐铁官营吗?

就在眾人议论纷纷之际,引导大汉舆论潮流的《洛报》发表了一篇重量级评论文章,

提出用摊丁入亩来彻底解决汉廷现在的流民问题。

文章指出流民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但地方官员惧怕责罚,不敢在每年案比之时据实上计,而逃户不註销,国家的税负就不会减少。

多出来的就只能强加到其他民户头上,这只会使得逃户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流民、佃户、部曲甚至是奴隶,户籍制度破坏十分严重。

虽然三老会议也同意朝廷赦免流民,允许在流亡地入籍,但这是治標之法,要想彻底解决这一块的问题,乾脆简单一下,朝廷每十年统计一次人口。

在统计户口后的十年內,朝廷直接把相同的人头税、更赋摊派到土地上,遇到朝廷需要人千活,直接由地方政府僱佣人即可。

如此一来在十年的时间內,某一郡县需要缴纳的赋税相对比较固定,地方官们只需要度由即可,工作难度大大减轻,也可以缩减相关的更员,减少开销,如此官府减轻了工作压力,黔首减轻了负担,而朝廷的税收受到的影响反而不大。

三老们看到文章之后,立刻明白朝廷的狐狸尾巴终於翘出来了,这是逼著土地多的人多承担算赋、口赋、更赋,这可是很大一笔钱!

不过此时纷纷入京上计的各地官员们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眼前一亮,若是此法成立,那也太省事了,没办法,大汉的流民手里都有刀枪,不好管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