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为君之难 大汉:我是皇太后
赵戒拍案而起:“你曾是郡吏出身,最知百姓疾苦,如今竟也学会官场那套和稀泥?
胡广面色微沉:“正因我曾为郡吏,才知地方豪族根深蒂固,若贸然动手,只会激起更大祸端。“
赵戒冷笑:“就任由他们继续鱼肉百姓?“
胡广沉默片刻,道:“诛杀罪证確凿的宾客,再罚来氏交出部分田產补偿苦主,以做效尤,这已经足够了!“
赵戒盯著他,一字一顿:“你这是在纵恶!『
两人爭执不下,最终各自擬了奏章,快马送往洛阳:胡广的奏章:建议诛杀直接行凶的宾客、
管家,並罚来氏赔偿苦主,以平息民愤。
赵戒的奏章:请朝廷彻查来氏全族,凡涉命案者,一律处斩;侵占田產,尽数归还百姓;並追究南阳守令瀆职之罪。
寇淑把两份奏章递给皇帝,刘裕刚刚因周举、法真之事心绪低落,如今又看到胡广的奏章,心中更是失望。
“胡广““他喃喃道,“朕本以为,他与那些迁腐儒生不同。“
胡广办事干练,皇帝让他管理的事情,他都能处理得很好,上下满意,深得刘裕信任。可如今,面对南阳血案,他的表现实在让皇帝难过,
寇淑坐在一旁,静静看著儿子,“皇帝,很难过?“她轻声问。
刘裕苦笑:“母后,朕本以为—身边总该有几个真正忠直之臣。『
寇淑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知道帝王为什么自称『寡人』了吗?“
刘裕抬头,寇淑淡淡道:“因为天下人,都有自己的算盘,所谓的忠心,都是有条件的,哪怕忠直如赵戒,也有求名之心,皇帝绝不能指望没有私心之人!
刘裕沉默良久,终於开口:“母后,南阳之事——该如何处置?
寇淑眸光微冷:“皇帝觉得呢?
刘裕摇摇头:“若依胡广之策,来氏气焰会更盛,百姓会更苦。“
寇淑点头:“那赵戒之策呢?“
刘裕犹豫:“可若真按赵戒所言,彻查来氏全族,只怕会牵连甚广,朝野震动寇淑忽然笑了:“皇帝,你怕了?
刘裕一愜,寇淑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著远处的宫墙:“当年光武皇帝起兵时,南阳豪族纷纷依附,可一旦天下平定,他们便成了蛀虫。“
刘裕心头一震,寇淑继续道:“胡广怕乱,所以妥协;赵戒不怕,所以敢言;当我儿有实力收拾人,那就要用赵戒,若是没有实力,顾虑重重,那就用胡广,说到底能做到哪一步,看的是我儿的实力!”
“实力?母后昔日和孩儿说过朝廷必须控御在手的四种权力,若是孩儿都控御在手,是否就有非常强大的实力!”
“不错,但我儿要明白,有这样实力的皇帝並不多,哪怕是开国之君都有种种限制!”
就在此时,宦官报告武安长公主求见,寇淑笑著说道,“曾姑奶奶来了,面子要不要给?”寇淑一边说,一边带著皇帝迎接,没办法,老太太是明帝之女,当今辈分最高的皇族,寇淑无论如何都需要给面子!
武安长公主一一皇帝的曾姑奶奶,孝章皇帝的胞妹,如今已年近七旬,白髮苍苍,却仍挺直腰背,拄著沉香木杖,一步步走入殿中。
寇淑亲自扶她入座,“姑奶奶,您怎么亲自来了?“
“太后,老身今日来,是替来氏那不成器的族人求个情。“长公主的眼泪无声滑落,她並非为来氏族长哭,而是为自己的顏面哭。
“老身久居洛阳,多年不曾回南阳,竟不知他们做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她声音哽咽,“可他们终究是来氏血脉,若是诛杀太过酷烈,老身死后,有何顏面去见駙马?
?
寇淑静静听著,眼中同样泛起泪光,“姑奶奶,您说的,孙媳妇都明白!“她握住长公主苍老的手,“可您知道吗?我和皇帝这些年,过得有多难?“
寇淑声音低沉,带著几分哀戚:“先帝早逝,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这隔三差五的天灾人祸,动不动地动山摇,朝中大臣虎视耽耽,地方豪强欺压百姓,我们娘俩若不狠下心来,这江山迟早要乱啊!“
说到这里,寇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姑奶奶,我们这孤儿寡母实在太难了!”
寇淑继续道:“如今皇帝渐渐大了,我总得为他铺一条乾净的路。若任由这些蛀虫啃食社稷,
將来他亲政时,面对的会是什么?“
长公主相当无奈,太后实在太厉害了,说哭就哭,这让她这个老太太怎么办?长公主长嘆一声:“老身也知道太后的难处,可——-就不能网开一面吗?『
寇淑拭去眼泪,忽然话锋一转:“姑奶奶,您放心,此事与您一家无关。
?
她微微一笑:“您久居洛阳,家风严谨,子孙皆有出息,岂是南阳那些败类可比?“
长公主神色稍缓寇淑趁势道:“说起来,姑奶奶的孙子定儿,今年也有十六了吧?我瞧著聪慧稳重,不如让他进宫陪侍皇帝,也好让两个孩子多亲近亲近。“
长公主一证,隨即明白了太后的意思一一这是要给她一颗定心丸,若她的孙子能入宫伴驾,便是皇家对长公主一脉的认可,即便南阳来氏被诛,也不会影响她在洛阳的地位。
长公主沉吟片刻,终於缓缓点头:“太后思虑周全,老身———无话可说。“
待长公主离开后,刘裕有些感慨:“没想到姑奶奶这般深明大义!
“我儿还是淳朴了一些!”寇淑轻笑道:“长公主今日来,不是真的心疼那些族人,她住在洛阳,那些人在南阳,一年能见一两次面就不错了,哪来的感情?
长公主此来,求情是最次,她主要是试探本宫之心,她怕牵连自己的子孙,本宫给她面子,又让她孙子入宫,她自然不会再纠缠。“
她看向儿子,目光深邃:“治国之道,不在於一味杀人,也不在於一味纵容。该硬的时候,刀要见血;该软的时候,人情要给足。“
刘裕若有所思:“所以—哪怕曾姑奶奶求情,南阳来氏也必须杀?
?6
寇淑点头:“不错。若不杀,天下豪族会以为皇家软弱可欺;但若连曾姑奶奶的面子都不给,
又会寒了宗亲的心。如今我既诛南阳来氏,又安抚长公主,两全其美。“
“母后,那胡广和赵戒——.“
“胡广此人,圆滑世故,但能办事;赵戒刚直,可托大事,却不懂变通。“寇淑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詔书:“我已想好了一一让赵戒暂代南阳郡守,整顿吏治;胡广从旁协助,调和地方。“
刘裕疑惑:“可胡广此前主张轻判—.“
寇淑摇头:“正因如此,才要用他。赵戒若一味用猛,恐激起豪族反弹;胡广熟知官场规则,
能帮赵戒避开暗箭。“
她將詔书递给儿子:“皇帝,记住一一“治国如驭马,刚猛者易折,圆滑者易墮。唯有刚柔並济,方能驰骋天下。“
“为君太难了!”
“天下事就没有不难的,农天日日苦劳,但若是遇到天灾人祸,却难得温饱,即便温饱,父母要孝顺,子女要抚养,乡亭官吏要应对,宗族长老要笑迎———“
寇淑十分感慨,拍了拍儿子的手,“要说起来,我儿已经够幸运了,本宫乃是汝亲生母亲,一切为汝著想,执政这十来年,处理了太多的麻烦,汝可有时间慢慢学习、歷练,不慌不忙的逐步接下大汉的江山。
当年你祖父还有你父亲,头上都顶看一个非亲生的太后,还有十分强大的执政外戚,需要先击败他们,才能亲政;亲政之后,又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他们英年早逝,可不仅仅是身体不好,也是事务太多,太过操劳了!”
寇淑长嘆了一口气,“本宫正是亲身经歷过这些,才不愿意我儿遭遇此等苦楚,但天下事祸福相连,你祖父你父亲虽然辛苦,但经歷了种种磨礪,可以很好的驾驭大臣,但我儿太顺利了,连身边的侍读都没办法掌控,一肚子心思,母后如何放心?”
小皇帝脸露窘状,寇淑拍了拍他的手,“不著急,慢慢来,朕早就想好了,耿贵人过几日就要入宫,到时候汝二人好好管一管宫中事务,母亲也轻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