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2章 孔晨的悔恨与萧条下扩张的官营经济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512章 孔晨的悔恨与萧条下扩张的官营经济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7月25日,南直隶,金陵城,城西孔晨庄园

七月的金陵,闷热如蒸笼,孔家庄园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压抑,庭院中的蝉鸣声嘶力竭,更添了几分烦躁。

庄园正堂孔晨看着自己住了十年的地方,声音干涩地开口道:“这里原本是保国公家的别院,十年前,我了三十万两银子才买下,又额外了五万两,按当时最新的样式重修整治,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费尽了心思。”

他的婆娘三个儿子局促地站在角落,眼神里满是惶恐与不安。对他们而言这里是生活了十年的家,如今这个家却被被卖了。

已经明显发福的罗汝才,穿着一身大同服背着手,慢悠悠地踱步到敞开的轩窗边,他眺望着不远处的长江,江风带来一丝微弱的凉意,江上船只隐约的汽笛声。

“嗯,风景确实不错。”罗汝才微微颔首道:“依山傍水,还能俯瞰大江奔流,气象开阔。不愧是国公爷当年选的地方,这地理位置,没得说。”

他身后的小弟李虎,闻言立刻凑上前笑道:“大哥说的是,您看那边的小码头,咱们的船队以后可以直接停靠到这儿。您这一出门,几步路就能登船,顺流直下便是出海口,方便,太方便了!”

罗汝才沉吟了片刻,脸上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孔兄弟,按说呢,你这庄园,三十万元,放在平时,我老罗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了。

我罗汝才行走南闯北,买东西何时还过价?那也太丢份儿!更别说,你我也算是自己人,俺老罗从不占自己人便宜。”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道:“可眼下这光景,你也清楚。京城传来的消息,元首府要公开拍卖新大陆发现的银矿!那可是传说中一年能稳稳产出三百吨白银的超级富矿!”

“我们兄弟几个后半辈子是躺在金山银山上,还是继续在风浪里搏命,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拍下其中一个,哪怕只是小一点的,也够几代人吃用不尽。

可这银矿,谁不眼红?到时候价格会被抬到多高,天晓得!说不定,就差这三十万元,我就与那银山失之交臂了。”

孔晨听到这话,脸色微微一白,他知道罗汝才这不是在故意压价,而是陈述事实。

元首拍卖新大陆银矿以充实国库、激励开拓的消息,早已像狂风一样吹遍了整个民朝,所有自认有实力的豪商巨贾,都在疯狂筹措资金,涌向京城。他孔晨何尝不曾做过那个梦,只是如今,他连入场券都快要失去了。

一股强烈的悔恨涌上孔晨心头。以前他开作坊,涉足哪个行业,就能快速站稳脚跟,从家具到车马行,再到转型生产蒸汽机,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的浪尖上,事业蒸蒸日上,家产迅速累积至百万之巨。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以为自己是商业天才。

然而几年前,他因为用工问题,被李执政抓了典型,罚了一个月的徭役,他的一切光环就消失了,自那以后,他在大同社内部的关系网瞬间断掉,昔日称兄道弟的人一个个对他避之不及,官面上的订单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失去了大同社的关系,他不得不和普通商人一起竞争。这时他才骇然发现,生意竟是如此难做,竞争对手层出不穷,他赖以起家的蒸汽抽水机利润一落千丈。

他不甘心几次试图转型,投资新的领域,却连连失败,不仅将前些年赚的利润赔了进去,连老本也折损大半。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哪里是什么天才,不过是一个靠着时代红利和大同社关系的普通人罢了。

认清现实后,他本想守着蒸汽机作坊,至少能保一家富贵。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前年大战结束后的经济不景气蔓延开来,连基础的蒸汽抽水机也变得滞销。

他硬撑了一年多,拆东墙补西墙,终于耗尽了最后一点流动资金,连这座奢华庄园每年高达一万五千元的税赋都无力支付。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这类豪奢不动产价格跌幅最深,有价无市,想找个合适的买家难如登天。罗汝才这样天竺航行的海商受战后萧条影响较小,他要是不愿意购买自己的庄园,再想找一个接盘的人就非常难了。

就在气氛凝滞,孔晨感到绝望之际,这个时候一个军人装扮的人道:“老罗你就给个痛快话,能不能拿出这笔钱救我这个兄弟,能拿出来,我记得你的好,不能也不要在这里拖着,我们兄弟再找其他人试试看。”

罗汝才笑道:“你田大都督都说了,我怎么也要给个面子,好吧,这个庄园30万元,我买下来。”

说完,他转向孔晨:“孔兄弟,明天上午,咱们一起去南洋钱庄办理转账。这数额巨大,得本人亲自到场画押才行。”

孔晨简直他猛地站起身,双手紧紧握住罗汝才的手道:“多谢罗大哥,您今日雪中送炭的大恩大德,孔晨没齿难忘!日后罗大哥但有所命,赴汤蹈火,我在所不辞。”

罗汝才哈哈一笑道:“言重了,言重了!咱们这也是公平买卖,你这庄园地段、景致都是一流,三十万两,我老罗也不亏。”

他又朝田建秀点了点头,便带着李虎一行人离开了。

望着罗汝才离去的背影,孔晨心中百感交集。他清楚,罗汝才如此爽快,连价都懒得还,完全是看在自己这位老兄弟田建秀的面子上。

想到自己当年拼命经商,潜意识里未尝没有想证明自己、让身份能与这位步步高升的兄弟并肩的想法,如今却还是要靠对方来解救自己于危难,一股难以言喻的羞愧感涌上心头,让他不敢直视田建秀。

倒是孔晨的妻子反应快,连忙上前,对着田建秀深深一福,感激涕零道:“多谢田大哥!今天要不是您,我们家这道坎,真不知道该怎么迈过去,您千万别走,晚上一定在家里吃顿便饭,我这就去准备几个小菜,你们兄弟俩好好说说话。”

田建秀语气温和道:“麻烦弟妹了。我确实有些话,要跟老孔唠唠。”

没多久,几样精致的小菜和一坛陈年黄酒便摆在了小院的石桌上。孔妻识趣地带着三个孩子退了下去,将空间留给他们兄弟。

田建秀默默斟满了两碗黄酒,推了一碗到孔晨面前。两人碰了一下碗边,各自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似乎也冲开了一些郁结的心事。

酒过三巡,田建秀才放下酒碗道:“老孔,你不该忘本啊。”

他叹了口气,“你这些年,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没把都督的话听进去。

想想当年,我们俩是什么光景?两个从陕北逃难出来的农村娃,饿得前胸贴后背,眼看就要成为路边的倒尸。是都督收留了我们,给了我们一碗饭吃,给了我们一份正经差事,教我们识字明理,才有了今天。”

孔晨低着头,用筷子无意识地拨弄着碗里的生米苦笑道:“哥,你说得对,我是昏了头了。”

“你以为你那百万家业,真是靠自己本事挣来的?”田建秀加重语气道:“狗屁!那是因为有都督的教导引路,有新政的扶持,更有大同社在背后给你提供的订单和人脉!你的工厂才能顺风顺水。

就像我一样,外面吹嘘我是什么‘西南名将’,我自己几斤几两还不清楚?

真要是有打仗的天赋,当年各路义军头领里,早就有我一号了!我们都是靠着都督,靠着大同社这棵大树,才有了今天的这点成就。”

他盯着孔晨语重心长道:“可你看看你后来干了什么?都督心心念念要建立大同世界,要让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工匠能得其值。

你不帮忙也就罢了,反而学着那些前明的奸商,钻律法的空子,变着法地盘剥工匠,克扣工钱!要是都督也像你对待工匠那样对待你,你能有今天?”

这一番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孔晨心上。他回想起自己得意时对工匠的苛刻,想起这几年的坎坷潦倒,悔恨、羞愧、自责交织在一起,他猛地抬起手,狠狠扇了自己两个耳光道:“我财迷心窍!把都督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哥,这些年我肠子都悔青了!”

田建秀点头道:“知道错,就好。我就怕你一条道走到黑,死不认错。你听我一句劝,拿到买房子的钱后,别瞎折腾了。把你的蒸汽机作坊,整体迁到金陵城外的工业区来。

然后,主动去巡抚衙门,申请让大同社入股,官督商办,你自己保留个一成两成的干股,足够一家老小依旧能过富足安稳的日子。

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就像都督常说的,我们只是替社会暂时管理财富,你死抓着那些你根本不完的钱,有什么用?反而招灾惹祸!”

孔晨有些顾虑:“大哥,我毕竟是被李执政处罚过的人,巡抚衙门还能接受我入股。”

田建秀道:“你那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态度!如今你肯浪子回头,主动靠拢,把产业纳入大同社,李巡抚是明白人,不会特意为难你的。”

孔晨深吸一口气道:“好!哥,我听你的!等钱一到手,我立刻着手搬迁作坊,然后就去巡抚衙门,申请大同社入驻!”

翌日,金陵城,南洋钱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