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石的数量、质量,会根据天地共鸣的程度来形成,届时我会依据音石的形成情况估价。”摊主答道。
“可以举个常见的例子说明吗?”李临追问说道。
“譬如形成了一颗普通的音石,这曲子也就是堪用而已,发行以后未必有销量,所以我只会用五到十倍的金额收购。”
“倘若这曲子形成了四或五颗以上音石,或是音石顏色比这普通的淡金色还要深,就比较有可能大卖,我会用二十到五十倍的金额收购。”
“具体要开多少价格,除了音石的形成状况,还需要听到音乐本身。”
“因为我也遇过,只形成了一颗音石的原音,发行以后卖得很好。”
“有时候曲子是好听的,可能是其他原因,限制了共鸣程度。我也遇过,共鸣度高的曲子,最后却卖不太动。”
“总而言之,这些都不好说的。”摊主详尽地说解,他也很想把收购的价格列表,奈何要顾虑的层面不少,最后只得给出这样的说法。
“行吧,让我试试。”李临最后仍是答应了。
他打算先唱一首周董的歌试试水,毕竟前世看的那些文娱小说,周董的歌可说是大杀四方。
李临相信凭著《青瓷》,肯定能引起天地共鸣的。
李临清了清嗓子,调整了呼吸,缓缓开口唱道:“素胚勾勒出青笔锋浓转淡~”
他歌声清朗而悠远,音韵间自带一种东方古典的雅致,如墨染青,如微风拂过江南的湖面。
隨著旋律流转,四周的空气仿佛都染上了一丝淡雅的墨香,镇上原本喧囂的集市不知不觉间安静下来,眾人纷纷侧耳倾听。
摊主原本只是抱著试试看的態度,可当副歌响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他手中的收音法器骤然亮起微光,嗡嗡震颤,一道淡淡的光晕在法器上浮现,隱隱凝聚出五颗透明的音石。
摊主的眼睛瞪得老大,一次五颗音石,这是什么概念?这是镇国音乐的概念!
而李临隨口一唱,便能形成音石,这足以证明他的曲子至少具备鸣州,甚至镇国的水平!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闭上眼睛,似乎沉醉在这陌生却奇异的旋律之中;也有人轻轻哼唱,努力记住这个调子,想在之后自行尝试。
“这歌……怎么有种熟悉的感觉?”一名年轻的乐师喃喃道:“明明是我未曾听过的曲调,却象是从骨子里便该存在的音律一般……”
“不是你的错觉。”旁边一名鬚髮斑白的琴师低声道:“这首曲子不同於我们习惯的五音音律,它的旋律婉转悠远,既带著江南水韵的柔和,也隱隱透著某种规则上的契合感……”
摊主轻轻嘆息,望向李临的眼神已有些不同:“这曲子,我愿意出三颗中品音石收购。”
三颗中品音石,也就是三百颗普通的音石,已是极为公道的价格,甚至有些偏高——毕竟李临是外来者,未必能轻易再创作出同等水准的作品。但摊主赌的,正是他有这个潜力。
李临不懂得三颗中品音石的价值,只是说道:“让我考虑一下。”
摊主也不催他,索性让李临在附近的摊位转了一圈。李临这才知道,摊主给的价格算很高了!
他答应了摊主的价格,后续又唱了好几首周董的歌曲,每一首或多或少都能引发天地迴响,直把摊主乐坏了。
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把摊子包围得水泄不通。
“何事喧譁?”一个威严的升音自云上的鑾驾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