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大明入缅的准备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当然朱由检也不可能只让吴三桂这点人马去缅甸,边军虽然强,但他也不指望三千关寧的辽东铁骑,就能打的贏整个东吁王朝。

別说三千了,把大明现在还有的六千来骑兵都调给吴三桂调度,他也干不碎东吁王朝,这可是有著约三百万人口的王朝,至少有十几万的士兵,这样规模的军力,虽然明面上都不一定打贏大明的一个四川省,但不得不说,这毕竟是王朝,可以动员的人力是相当庞大的。

当然他也不想再从洪承畴那调遣兵力了,三边原本就只有五万,抽了超过一万战兵到蓟镇,他可还指望洪承畴將流寇灭了呢。

那就只能从四川本地起用了。

朱由检立刻开始下詔令,启用黑云龙就任山海关总兵官,刘兴祚也就是满清逃回的刘爱塔,在蓟镇打得不错,便升任到西南去当个总兵官,考虑到此时的沐天波不过是十岁的娃娃,就委任他暂代云南总兵。

由云南沐府配合刘兴祚调集云南兵马,准备对缅甸作战。

其次还有四川方向的总兵侯良柱,以及石柱司总兵官秦良玉,招募各川兵两万,开赴云南。

其次就是抽调云贵总督陈奇瑜手里的一万人,也开赴云南。

其他则是从蓟镇拨回的兵马中,调出八千边军,开始分配行餉赶往云南,由侯世禄节制。

五到六万的明朝兵马,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大约只有一万的明朝边军,想要给东吁王朝点军事压力还是不够的。

那只能是招募更多兵马了,钱唄,朱由检赚银子不就是为了吗?

他在旨意中详细写了招募员额和要求,並且多从东江镇、辽东的难民里头挑选,这些人畏惧后金,不敢一战,那就派去打缅甸。

员额则是六万,两万员额由吴三桂节制,一半由曹变蛟节制,另一万人则增派到蓟镇,由孙传庭加固蓟镇的防务。

若是新增两万兵力,吴三桂的团练镇加上原来的步军战兵,兵马就已经是近三万人。

有人要说了,清修明史里的吴三桂,那可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你怎么能给他那么多兵马呢?不怕他造反吗?

那朱由检还要嘲讽那人一句。

这些人是拿著清修明史读傻了吧你!

这是大明朝,以文御武的朝代,你武將真不一定单对单干的贏大明的文官,天启年的熊廷弼那可是能摁著武官打,骑射能左右开弓的猛人,至於说下场为什么那么惨,那是大明朝党爭的结果。

吴三桂想造反,第一个他不敢,现在大明在辽东和蓟镇方向挫败了韃清的寇边,入塞作战后金国是打得伤筋动骨的。

这是动机问题,有困难,大明现在不是他能够动摇的。

何况他也没这个底气。

真把巡抚、监军太监当傻子?

本身巡抚和太监就有亲信、人马,你敢动作,你手底下就將你告发了。

训练是必要的,但这些兵马会先赶往云南地方,熟悉地域和气候的变化。

放下笔端,朱由检感慨,真的当皇帝是极其疲累的事,每天他至少写上万的毛笔字,绝对是体力活。

看似一切尽在掌握,实际上他急迫的將资源往各个方向投入。

无论是改革军制,在军中开始了第一轮的更新募兵制度,就已经是在路上了。

首先就是他改革了卫所制,为抚慰天底下的卫所兵,这些卫所兵依旧可以在地方上领取二钱银子的“禎颁银”,並免除这些卫所兵三年的几项杂税。

朝廷要开始全面实行募兵制。

只有募兵制才能短时间內提升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在现有军队框架下,在民间补充徵募高身体素质的士兵,能让大明在战爭中更具优势。

想要提高军队的战力,首先提升纪律和文化水平,朱由检大搞军中普及识字的能力,首先是对军餉的革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