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大明商业改革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海商们意见倒是很大,即便是晌午不少海商已经被搞到詔狱了,但归根到底是自家產业更重要些,也有人站出来问道:“稟陛下,此法虽然是让大明百姓在结算时便携不少,也取缔了纳税时,存在地方逼著缴纳损耗的情况。”

“但是陛下,我等海商与红毛人等西夷交易,往往以碎银、银锭的形式结算,若是我大明突然发起贸易改革,以金幣、银元和铜钱交易结算,那我等海商又该如何交易呢?”

出乎眾人意料,这个问题並不没有让皇帝陷入困境,从而放弃这个让商人们都有不满的金银货幣改革计划。

朱由检不假思索的说道:“很简单的问题,朕只需在海关、海港都设立银监司的府库,商人回到港口来只需將所得的钱货拿到府库,兑换成钱幣即可。朕听闻你们收纳的碎银和银锭,有纯度问题,朕也琢磨了,直接以成色兑换,朕允许你们海商自己组个商会贸易组织,若是地方银监司对成色判断不公,可直接停止兑换,附议后容商会向朕稟报。”

朱由检算是看明白了,自己不参与,这些商人的確是没办法好好经商,此刻自个儿就是大明朝的大宪章,真应了那句,我的眼睛就是尺。

海商们又提了几个意见,最终也答应了下来,皇帝很强硬的推行了货幣改革,自己个平头百姓不可能槓到底对吧。

隨即朱由检主要又抓住其中的钱庄大户,要求对大明境內的数千家钱庄进行改革,將这些钱庄进行整合。皇帝配合著这些商人们,从地域、竞爭关係、家族银钱配置等等的利益交流里,进行革新和调节,这些商人们一个个乖乖坐著,本来还是极为的疲惫,此刻却一个个听得很认真。

仔细听下去,他们才发现,这皇帝的商业方案每一个都有一定的道理,並且有相当的前瞻性,也就是有远见。每一个钱庄商族的问题,皇帝都给予了態度和解决的方式,调解一个省份內、州府內的区域性钱庄合作,毫无疑问是十分的复杂的。

留下现有钱庄,对各家族掌握的钱庄管理层进行一轮调整,不挪移本金也不牵扯到储户,根据区域內的钱庄联合体的资金底蕴比例,来进行利润同比例的分红。

这样的好处就是体量扩大了,且各家族利益儘可能的不受损失,保证所有人的收益。

並且钱庄不会因为家族的內部原因就快速的瓦解掉,参与者都能获得地区內的经济话语权,十个以上的钱庄集合体,资金就更加充裕了。

虽然增加了大量繁琐的探討程序,但是结构更稳定,投资的盈利方向一定会更符合大多数家族的利益,投资成功了大家一起分钱,亏损了也就属於集体亏损,这样各家损失都不至於伤筋动骨。

好处坏处都有,但在眼下的时局,保持一个投资稳定,就是最大的好处。

钱庄的討论持续两个时辰,终於大概解决问题,各家也已经討论出了大概,皇帝这才放这些人回去歇息,准备第二天的商谈。

虽然商业上的工作忙完了,但皇帝其实没有能够好好休息,朱由检因为此事耽搁了一个白天,晚上就拿来批阅奏摺。他没有分身,事情儘可能的亲力亲为,不给文官集团一点参自己记忆中,名臣名將的机会。

朱由检摊开的前两份奏摺分別来自朝鲜和辽东,梅之焕和孙传庭都上奏了关於后金国內的情况,有一些汉人包衣躲过了屠杀,来到了朝鲜和辽东,被两地收留了,孙传庭是留在了寧远城,而朝鲜的梅之焕则將那些难民安置到了朝鲜境內,在朝鲜的釜山搞了片汉民区,由这些落难汉人居住。

对於梅之焕的处置,朱由检还算是比较满意的,既接受了难民,也將人留到了南方,不至於其中掺杂后金探子,闹出些乱子来。

对於辽东难民,孙传庭的处置方案则被朱由检驳回,他送了封书信去锦衣卫,让锦衣卫挑出这段时间回辽东的难民,让吴孟明亲手负责,將难民散开,纳入到云贵地区和四川和大员,交由地方来安置。

寧远虽然坚固,尚有不少兵马和战將,但是后金探子、密使不得不防啊,但凡再闹出一个袁崇焕的例子,江山倾覆,可不是闹著玩的。

后金的几万人只要赚开寧远,就能劫掠大量人口和守城的火炮,以及早早屯足的大量粮秣。大明朝辽东军心和士气大损不说,还可能导致后金死灰復燃,从低谷期走出来。

这是朱由检不能够容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