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叫甄荼,是一个相当肥胖的中年太监,好女色和金子,跟著吴三桂监军一路,还是塞了一笔银子孝敬了曹化淳得来的。
虽然不是皇帝的亲信太监,但此时来到吴三桂军中任监军的位置,那是吃得满嘴流油。
明辽军抢掠地方的钱,吴三桂是孝敬上来了五万两的白银,面对如此会做人的吴三桂,他甄荼也是很给面子,面见了若昂。
只是在听完了这若昂的话后,面露难色。
“不是咱家不想拿这笔银子,但这旨意,那可是皇爷钦定,难以转圜吶。”
甄荼是的確没那个胆子貽误军机,他只是吴三桂这的一位监军,其他还有的明军,比如郑芝龙那块可不归自己的节制啊。
说白了自己哪怕答应了,也不顶用啊,郑芝龙那有熊文灿,和他那的监军节制。
商人翻译再讲述问题后,若昂有些失望,三方算是没得谈。若昂也不想承担责任,投降明朝这样的决定是不可能做的,这样的话,他回去也会被绞死,还不如聚集人力抗衡。
吴三桂也没拿他怎么著,颇有风度的將人送出大营,言语中也少有傲慢与偏见,这贏得了若昂的崇敬,回到屯堡也向眾人介绍明国的年轻將军,並称吴三桂是位值得尊敬的大明朝绅士。
可眼下,谈判的確是失败了,所有人的爭论变成了战斗还是投降。
战斗的理由很简单,屯堡外侧是夯土,但內侧其实是大块的岩石和青砖,由葡萄牙石匠们精心布置木头、铁条的固定,相当抗打。
而且屯堡內仍然有上千名士兵,躲进来的妇孺老人很少,囤积的粮食足够所有人吃上四个月,火枪弹药还算充裕,只是火炮的弹药较少。
另外,像距离最近的一些葡萄牙据点,西班牙人在吕宋的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请求援兵的船只已经出发,相信很快会有援兵以及战舰抵达。
虽然在总兵力、骑兵、火炮数量甚至是战船数量上,他们马六甲城一方都处於一个劣势。
但是!
如果打都没打,自己直接投降,那岂不是回去也是东方舰队的罪人?
个个绞死?
欧洲正打仗呢,总体经济下行,一旦失去马六甲城,將会是对葡萄牙人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
战爭的硝烟渐起,葡萄牙士兵们开始坚固城防,对面的明朝天兵也开始绕著马六甲城挖掘壕沟,並且不断增加大型器械的数量,將大量的土著居民拘到前线,为大军供应人力需求。
在最后通牒被葡萄牙人拒绝后,明朝的福建舰队出现在海峡附近。郑芝龙亲自率领舰队,以两段单列纵队的方式赶至马六甲,两段相隔二里,大船在前,中型战舰在后,小型舰船则吊在尾后。
遥遥就能见到明朝海军舰队,正气势汹汹的杀来,规模从马六甲城方向看去都非常庞大。
若昂短暂考虑,与分舰队的指挥官商议,最终决定孤注一掷,东方分舰队立即行动,决定在明朝舰队进攻前出港。
分舰队指挥官指挥舰队缓缓出港,赶在明朝舰队距离接近前,满帆绕开了眼前正纵列形態的明朝舰队包围。
葡萄牙东方舰队开始绕路撤去阵列,楔形向西加速,但遭到明朝舰队的极限距离炮击。
明朝舰队始终保持纵向,只有侧面朝向西北,阵列贴著葡萄牙东方分舰队,不断有大口径火炮发威,在明朝舰队的炮击侧面附近,掀起了高达四丈的灰色烟幕。
“砰砰砰砰!”
不断有炮弹在楔形阵列的边缘位置落下,激起两到四丈高度的水柱。
单线纵向的舰队,形成的战列线持续发威,但郑芝龙指挥的明军舰队距离对方较远,未能取得命中。葡萄牙人也相继还击,直到战斗发生的一个小时后,由葡萄牙人的火炮,率先击中明朝舰队的一艘大型福船中部,炮弹弹丸穿透两层木质隔板,仅仅一发就干掉了福船的两个炮口,杀伤十六名明朝水兵。
毕竟是海峡,明朝舰队是两支,留给这些葡萄牙舰队转圜的余地並不多,洋流的匯聚被舰队切开,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
火炮打击在水面形成的水柱越来越近,一些葡萄牙人几乎是疯了一样的塞火药和炮弹,隨后点火绳击发,刮铲清理內壁,塞布棍抽离,再次填装药包和炮弹,压紧並再次射击。
铜炮都已经打的逐渐发烫,却少有成效。
一枚十八磅炮以及两枚十二磅炮先后取得命中,打中了三艘明朝郑芝龙舰队的六百吨战舰,並且十八磅炮的炮弹打中的还是其舰船的上部,炮丸以及金属激流横扫到了甲板,看得到那些明朝水兵是哀嚎声不止,至少打死十个人。
葡萄牙舰队士气大盛,感觉上帝都站在了自己一边。明明是极远距离的射击,居然还能取得这样的命中效果,运气可谓是出奇的好。
但是明朝舰队毕竟是大舰队,大舰就有四十一艘,火炮的数量就是葡萄牙人的五、六倍,既然距离近了,那这个阵列线打击是十分可怕的。
隨著明朝舰队再次连续的开始炮击,一发发的火炮水柱立即在葡萄牙舰队前后升腾而起。
让葡萄牙舰队士兵恐惧的就是,这一次,一连串的炮弹开始在双方的中远距离前,双方都取得了大量命中。明朝舰队至少有七艘战舰被大威力的十八磅炮命中,並且其中一艘还是先前就被首个命中的明朝福船,福船的上半层被炮弹一口气贯穿了三层隔板,並且打断支撑的中部龙骨,顿时阵亡的水师官兵就有三十四个,这轮炮击导致七艘战舰阵亡超过六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