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朱由检总算可以放下心来,专心处理朝政了。
他除了孙传庭的大捷外,还解决了皮岛上一万三千名回乡难民,把人送去了大员岛与雷州耕种。
雷州附近这些地方都有大量荒地,而大员也可以开荒,需要人口。
十七万名毛文龙的难民军队,现在就剩下八万人,其中两万八千是毛文龙的兵。
这段时间,海上运输这么多人,消耗的粮食就成千上万,但都是值得的,这十几万人至少是给他安顿了,缓解了东江镇的压力,剩下的人口,很快也能迁走。
毛文龙最近又袭击了一次后金国,摧毁了两个后金国的海边屯堡,杀死了六十几个满洲兵,对此朱由检也给予了表扬和赏赐。
有毛文龙在,东江镇就是安全的,朱由检对此方向还是很看重,諭旨中对毛文龙的努力,是给予了褒奖。
除此之外,大明有一笔银子到帐了。
朱由检一直以来期待著这笔钱,那就是各个签约藩属的“保护费”条约银,终於是到了。
一共是一百六十多万两,还有五十四万石粮食,朝廷拿六成,皇帝四成。
利益驱动文官们也瞅准了这门生意,尤其是日本、朝鲜,还因为粮贱於银,更愿意拿粮食作为约银支付。
因为日本、朝鲜都在海洋覆盖范围內,有季风带来的雨水,小冰河期的旱灾基本上干涉不到这哥俩的粮食產量,所以给的都是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了。
给粮好啊,大明缺啊!
大明粮食还贵呢,闹灾地方都一石需银六两了。
朱由检最近还是在搞律法秩序,没办法,他最该解决的就是法律。
你想要在其他朝代改革法律,那是衝著空气放屁,但大明朝改革法律,其实还是有一定治根的可能性的。
毕竟《大明律》、《大明会典》、《皇明祖训》在文官党爭中,反而是炸毛的很。哪怕他朱由检不在乎名声,也不敢当著言官面,真把朱元璋定的许多根本法律给搞没了,那么做,没准真让这些文官搞毒杀了。
大明皇帝落水了……
皇帝陛下!该吃药了……
想想就都算了吧。
背后不都是党爭吗?
也就是宗室的宗人府使用的《大明会典》、《皇明祖训》,朱元璋这位老祖宗留的祖法,在大明整个王朝任何时段都是最高法,连皇帝都无可撼动。
比方说某个想换太子的皇帝,对有嫡立嫡的古法,也无能为力。
但的確是不周全。
朱由检首先改的就是宗室的界定,大明最逆天的就是宗室人数。
据记载,大明的徐光启对万历年间的宗室人数做了统计调查,查出来是不足八万人。
这个宗室人口还是有点多,在崇禎三年的人口普查里头,查出来已有八万的宗室。
至於说后世传说朱明宗室子有七八十万的说法,则是因为抄录出错导致的,不足为信。
但即使如此,这个问题在朱由检眼里,已经是到了不得不进行革新制度的时候了。
於是他是废了十来天功夫,將宗人府改名为:皇宗朱院。
颁布《朱院祖律》,与《皇明祖训》二法並行。
朱由检亲自擬定的《朱院祖律》,只是將部分宗人府规矩的东西细化了。比如说软禁,朱由检给他一个个由轻到重,累加软禁时限,大致有一年至五年、五到十年,十年至二十,二十至无期,也就是关到死为止。
將各种罪责罗列清晰,什么罪责应该关几年,算得上清晰了罪责处置措施。
此外,他又改革宗室的界定標准。
奉国將军以后,便不算宗室的范畴,也就是不归皇宗朱院管理了。
禄米停发,且其身份变为平民,依归民间律法管束,也就是上可处以死刑。
包括目前的镇、辅、奉国中尉,也都贬为庶人,不再录入宗室范畴。
至於藩王和郡王在不悖逆、谋逆的情况下,就不適用於死刑了,只適用於软禁。
这一通操作,直接把八万宗室,一波砍到只剩下两千两百来人。
这样还是引起宗室有所怨言,尤其是那帮被取缔掉的中尉宗室,现在朝廷全部不承认了,也就是以往积欠的禄米也就这样算了。
当然这些个怨言,朱由检也无所谓,毕竟他只是取缔你们这些血缘远的宗室,像各支嫡系宗室,他可都留住了,包括藩王、郡王、各种朱明將军,依旧是按朱元璋的老制度,並未大动干戈。
並且关於处罚力度,基本上是没啥动作,毕竟藩王、郡王、各朱明宗室的將军们,依旧是在太祖法旨下,能轻则包庇,重罪免死的,且皇帝还定了各种罪责下的规定,至少不会把人一丟宗人府,隔几十年后,人都老死了才想起来,有这么个兄弟还被关著。
完成这些,朱由检才鬆了口气,大明法律的双轨制,也算是完成了。
而比起大明,此时在崇政殿的皇太极,真的是焦头烂额,狰狞的神情,令那些服侍的太监们是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袁崇焕!我朝……”
这已经是就今天为止,皇太极第十三次骂袁崇焕了,绝对的恨到牙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