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乌龙战爭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个问题很尖锐。

莫臥儿帝国的此时情况比较复杂,其实对於明朝势力的突然大举西进,不仅短期內就攻灭了强势的阿拉干王朝,还带著附庸国缅甸军队,正在大举进攻阿萨姆王国。

手段酷烈,不少土民逃入了莫臥儿帝国的势力土邦里,引起不小骚乱。

帝国內部是进行了激烈討论,最终决定,由奥朗则布王子统率帝国五万土邦骑兵,以及十万土邦军队,至阿拉乾的边陲,防备明朝的行动。

这个兵力还是短时间內仓促徵集的,奥朗则布也了一定功夫来控制军队,他的精锐力量是三万五千名火绳枪步兵,两万名枪矛骑兵。

其实都是土邦凑出来的土民士兵,用的是盾刀或者长矛,只有少数人会使用弓箭和火枪。

这么庞大的军队陆陆续续赶到边陲,动静不小,还是引起了陈奇瑜的警惕。

他命赶到阿拉干外省的俞咨皋,率福建兵前去警戒,並將刘泽清的人马安置在附近,隨时可以支用。

俞咨皋听令行事,双方警戒状態下,双方难免爆发了矛盾。

印度河谷对面的奥朗则布,因为土邦官员的欢迎时,发了几十响的空包炮作为礼炮,是为了欢迎王子驾临而做的,但此举却让俞咨皋部的官兵,误以为莫臥儿帝国的士兵是在向他们炮击,於是也架起了红夷炮,並朝河对岸发射。

那明军也不清楚是不是对面的炮弹射程的问题,才没打中明军控制的阿拉干河岸,所以明军发射的这一轮都是实心炮弹,为的就是打的远。

一轮十八门红夷炮发射,三枚直接打到了对面河岸,炮击打死三人,伤十二人,这就惹恼了奥朗则布,就连明朝的使团都被禁止通过河岸,对於明朝皇帝的詔书,奥朗则布也不想將此事传递国內。

大明朝是个绝对的大国,自古以来都有著南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古中国影响力,与印度区域对南亚的势力影响相比,是压倒性的。

但是奥朗则布雄心勃勃,对明朝控制阿拉乾的土地是不能容忍,尤其是阿拉干地区的北港,他如此年少就对此港的利益十分看重。

此事虽然可大可小,但他奥朗则布是不会轻易放过。

当即就让河工沿岸在屋內打造木船和筏子,准备登陆阿拉乾的北部湾。

明朝使团被堵,且事態貌似有所脱离控制,陈奇瑜作为大明少有的能臣,判断出此事难以挽回,他就命俞咨皋戴罪立功,准备兵戎、火药,以及將前面打仗的贺人龙部、牟文綬部从前线撤退,准备对付莫臥儿,留在前边作战的只留下两部人马,也就是吴三桂部、侯拱极部两支人马。

当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即使如此,阿萨姆王国也已经快完蛋了。

吴三桂胯下铁蹄践踏泥泞土地,身后是明朝的军队,他们控制著上千名俘虏跟在將军身后。

这些俘虏虽然狼狈,但是衣装打扮与当地土民有显著不同,无不是戴有金银美玉的饰品,还有一些被俘虏的阿萨姆王国士兵一起,押回营地。

这里头全都是阿萨姆的王公大臣,堂堂大明军队,再次展现了对南蛮兵马的碾压势头,吴三桂亲自率家丁轻骑,正面突破了阿萨姆王国逐渐的矛兵、弓箭兵防线,再由步兵正面强压,侯拱极两部官兵合力,將这四万土兵摧枯拉朽的就地消灭掉。

战后光是斩首就有上万,大部投降后被杀,少部分拉到奴隶队伍里头,和阿拉干土兵一起作为附庸兵马使用。

阿萨姆王国的抵抗除了零星的反抗外,就此大部结束。

两战,明军消灭阿拉干区域土民、兵士超过十万,其中俘虏土兵就超过五万名。

有数十万人被奴役,吞没阿拉干王朝、阿萨姆王国两部土地,完全控制了南亚,兵锋直抵强大的帝国莫臥儿。

明朝崇禎六年的四月十二日。

莫臥儿帝国王子奥朗则布,率大军十五万,在北部湾驱逐了水中的鱷鱼,以两百象兵为首欲发起对阿拉干北岸的进攻。

对此,陈奇瑜早已与督辅阿拉干和马六甲区域的熊文灿商议过,也將一些中小型福建战船调拨至当地,应对莫臥儿的进攻。

福建水师在游击郑芝虎麾下,轻易击败了此轮攻击的莫臥儿船队,船筏倾覆,被明军在船上用火炮火枪打击,莫臥儿伤亡惨重。

被明军救起的俘虏就有一千人,被明军胁迫,投降的象兵就有六十,两百头巨象,有二十四头战象被杀死,六十头战象被明军控制,郑芝虎大胜而归。

陈奇瑜在岸上防线看完,对郑芝虎大为讚赏,褒奖其海战的能力,仅有的十几艘莫臥儿战船一艘不落,被全部歼灭在海口。

消息在崇禎六年的五月初八,也就是公历六月十四日才传到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