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该不该收东非的税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70章 该不该收东非的税

东非这块土地,朝廷的態度倒不是皇帝一个人所关注的,这其中的利益朝廷当然有的是人关注。

在六部的外廷,言称朝廷应该在东非南部的皇商控制区域,设立朝廷州府衙门的部门,这其中支持者可不是少数,而支持的官员,至少有户部和礼部的人存在。

毕竟这皇帝重修的“普天之下”概念,皇商所占据的东非土地,当然应该是朝廷的土地。

这身为朝廷的土地,怎么能没有官员治理呢?

而且这些土地上的商人交易,可都没收税啊!对於户部来说,那怎么能忍呢?

我可是户部啊,这有人呆在外界,不在五行中,不给朝廷纳税那怎么能行呢?没有税,我怎么贪——

小便宜呢对吧?

而且赚钱还只是其次,他们贪的根本目的还是官位子。

像西域的叶尔羌地区,被文官们划分出来十五个州、八个府,还有具体的县,光是一个西域就能给安排下去多少官位子?

多少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和诸官竞爭中,找机会在吏部把人安顿进去?

虽然现在想要安插自己人比较困难,但是大明的官场毕竟是人在运作,寻个机会,隱晦一些,別出小错,他们这些人还是能够办到的。

皇帝的锦衣卫毕竟不是真正的现代监控设备,他们要想参与进来,还是得有些手段,

乃至皇帝特意关注你,才有可能办得到。

朝廷最有能耐的,还是官儿!

官员们有的是本事藏私,他们要是藏私房钱,没有人想得到其中疏漏,就像是大明朝的光禄寺,赚皇帝银子都挣多少年了,还有地方收税,他们有的是能耐將朝廷的钱收到自已的兜里,皇帝一样不可能是一一查的乾乾净净。

这就是崇禎朝那么多人都不愿意进入官场,但永远不是绝对的原因之一。

总有人觉得自己能够玩转大明的文官系统,有能耐混入官场之中,贪赃枉法。

为了盘剥商人,东非这块土地,怎么能游离到大明官场之外呢?

既然没有进来,当然得操纵一些朝堂上的舆论,来把这块大明疆土给他纳入进来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像澳洲,因为距离以及有明朝的罪民迁去生活,明朝其实是有设置一个按察司和两个镇的,这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

人口不多,两个镇加一块也就两千多人,但是另外还有皇商们的工人,有差不多近五千人,这些人一样要听朝廷按察司的。

这样的事情落到了文官手里,尤其是户部和吏部,当然是要向內阁呈奏,关於给东非土司设立外省,乃至设立海关税官的事情。

而上一届內阁首辅韩,韩太师是已经退休了。

自从那场內阁阁议后,他就已经递交了辞呈,也终於是在十几次呈上辞呈后,把皇帝整烦了,最后勉勉强强给他批阅通过了。

在回乡的过程中,还有皇帝赏赐了的田宅金银,落了个明朝首辅少有的善终。

善终在大明內阁首辅里头,是极为难得的,也是皇帝拉拢文官们的一种表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