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纠结的沙俄和强硬的沙皇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剧烈的咳嗽,听上去,好像米哈伊尔一世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一样,浑身颤抖个不停。

连续的欧洲战爭失利,让米哈伊尔一世非常酗酒,导致沙皇身体虚弱枯瘦,整个人坐在椅子上,身上还要裹著厚重毛皮,浑身没劲,只有他说话的声音依旧大声、沉重。

眼前的臣子站在他面前,目光谨慎地抬头看了看沙皇,他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莫罗佐夫,在米哈伊尔一世逝去后,在沙俄內部权倾一时,成为了实际的沙俄掌权人。

但此刻莫罗佐夫还是很懂事的,毕竟沙皇还活著。

他给沙皇做出毕恭毕敬的模样,稟告道:“陛下,关於我们的財政,还有我们的军队在斯摩棱斯克战爭中,签署的《波尔亚诺夫卡条约》,为此我们赔付了两万金卢布,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和明国的人和谈?您觉得他们给的条件如何?”

“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莫罗佐夫,必须徵召一部分军队过去。”

沙皇咳嗽声止住,拍了拍胸口长出一口气道:“明国在苏尔古特的军队不多,我们可以抵挡得住,他们只是在虚张声势!你要清楚,我们在那有完善的防御!”

“沙皇陛下,我们的財政已经告罄了,按陛下您的要求,南方构筑长城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们了太多钱在那些防御工事上面。”

莫罗佐夫露出尷尬的笑容,继续说道:“而且农民们也需要我们提供一些种子,要不然他们不能为我们继续种地了。”

“至少要有四千人。”米哈伊尔一世坚持著说,他皱著眉头,十分顽固。

“这不可能!我的陛下,四千人太多了!”

莫罗佐夫立刻反驳,並且继续说:“我们承担不起这么多人在苏尔古特的长期作战的!这我想沙皇陛下您十分清楚,我不是在说谎欺瞒您。如果您硬要要求我们维持那里的军队,我们就得获得额外的钱才行。”

“要不我们再进行徵税?”

“陛下,农民已经没有钱可以给我们了,贵族们的许多钱也用於支付赔款了。”

莫罗佐夫嘆气,这场突发的战爭发生的不是时候,当然也不在他和沙皇的预料之內。

实话实说,相比起徵召军队,来抵挡明朝的黑云龙进攻,他甚至觉得明国给的条件压根並不算差。

黑云龙沿著乌拉尔山脉划出的黑线分界,和约內容他可是看了十几天,对於这样的土地划分,其实根本不会伤害沙俄的根本。

毕竟继续打下去,沙俄就得获得钱和粮食,以及用於支持的土兵必须得配备火绳枪和一些甲冑,这可都需要不少钱才行。

但是米哈伊尔一世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他如果死活不同意就此事达成协约內容,那沙俄也就无法达成最后的协约。

黑云龙攻势很凶猛,托木斯克要塞也在被明军围困下被明军火炮持续不断的轰打。

那距离纳雷姆更近,对於黑云龙来说,比打苏尔古特要方便的多,他甚至可以將一些守兵也拉出来,参与到对托木斯克要塞的进攻中。

有突围出来的哥萨克骑兵请求沙俄的其他要塞驰援,但这些要塞都以兵力不足,粮食短缺,骑兵短缺的缘故,全部相继拒绝了发兵支援。

此外还有图鲁汉斯克也在被明军进攻,只不过双方打了几天时间,明军就因为在那里遭遇极端恶劣的天气,大量士兵冻伤减员,只能是暂时撤了。

是否和谈,在沙俄的贵族圈子里是没有爭议的,贵族们並不想继续为沙皇承担无休止的军费。

明朝军队来势汹汹,拖来了大量火炮,並且还有很多人做僕从军,不计代价的进攻苏尔古特要塞,令要塞內的军队也持续付出著高额成本。

有一些贵族子嗣就在里头当军官,贵族更倾向於和谈。

“那就三千人,可以徵召一些农民”

“陛下!”

莫罗佐夫嘆气,隨即重申了一次道:“我们的財政来武装三千人的徵召军队,所需要的钱我们一样也拿不出。”

“別说是三千人吃的食物,我们连不够的火枪都打造不出,我们需要钱才行。”

米哈伊尔一世听到这句话,他咬著牙道:“那就缩减宫廷用度吧,顺便再撤掉两处莫斯科大教堂的建造。”

说著他看著莫罗佐夫那皱巴巴的脸依旧没变,只能说咬咬牙,又提出一项缩减经费的措施,问道:“那再把南方长城的防线哨塔暂停,別尔哥罗德那的城堡也暂时停止翻修,

我想这样总够了吧?”

什么?连这些都停了?

莫罗佐夫总算是脸色好看了些,眼里有了些许光彩,不由得做出不大雅观的动作,想要去授授自己下巴鬍鬚,目光看到沙皇,才连忙缩回来,思考著回答道:“这样的话,臣觉得倒是能为沙皇陛下凑一凑三千个徵召兵,但是武器,只能说从淘汰的兵器中选择了。”

有了土兵,沙皇是鬆了口气。

只要有支援的军队,那还是有希望在正面战场上和明国对抗下去,以强硬的姿態,看看是不是能够尝试给两个要塞解围。

总算是商议结束,两人详细谈了粮食和士兵的费,甚至沙皇提出向瑞典、波兰立陶宛的银行家借贷的想法,但被莫罗佐夫劝住了。

欧洲国家此刻银行家大行其道,以其低效率但是可持续的金融手段蓬勃发展,战爭中就连欧洲的国王们,都被迫向各种银行家请求贷款。

而沙俄在这个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还从未向外部银行家进行贷款,现在缺钱,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莫罗佐夫作为大臣还是得规劝明悉,这银行家可並不乐意向沙俄放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