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央视採访,未来靠你们了  刚进大专,我给国家分享六代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推力的测试结束之后,首次试车的工作並没有全部完成,刚才说的发动机试车成功不过是推力数据惊人之下的激动之语。

一系列的参数都要测试,包括但不限於转速、油压、温度、噪音、以及不同状態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启动和运行还有停止过程中的安全性、各种极端环境条件下发动机的適应性和相应的性能表现。

战斗机是在天上飞的,所以发动机必须在多种条件都能够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地面的环境和高空的环境,那是完全不同的。

地面氧气充足,高空氧气稀薄;

地面重力大、压力大,高空重力小、压力小;

地面温度较高,高空高度寒冷;

……

飞机骤然从低空以音速飞入高空,环境的剧烈变化是有著强大影响力的,发动机性能稍有变化,往往就是机毁人亡的下场。

一款发动机研製的周期动輒就是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就是因为影响因素太多了,对於材料和设计的要求太过於变態了。

不过,推力数据的惊人表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相信,这款发动机在其它测试项目中的表现一样会很优秀。

所以,控制室內恢復平静后,除了必要的测试人员,其它人员陆续的退场,忙其他的事情去了。

江枫是第一个先走的,他的六代机资料还有很多没完成,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必须得加班加点。

这一次过来看发动机试车,也是陈长辉陈总工和王昌盛总经理两人的强烈要求,说无论如何也要来看一看,所以才硬生生的挤了一点时间出来。

“咦,他怎么走了?”

央视的採访记者王凝刚採访完陈长辉总工,准备採访王昌盛时,忽然江枫的离去,顿时愣了一下,下意识问王昌盛道:“王总,我能採访下他吗?”

她伸手指了一下江枫的身影。

她刚才在旁边看得很清楚,陈长辉和王昌盛两人是主动和江枫拥抱的,这待遇明显不同於其他人,显然是长安发动机公司的一个重要人物。

“不好意思,他不接受採访。”

王昌盛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连忙岔开话题道:“王记者,我们还是说一说这款新型发动机的情况吧……”

王凝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道:“王总,网上这些年一直有一个论调,说我们中国人永远研发不出来好的航空发动机……”

“是,这种言论在网上很流行,但没办法,我们的工业化进程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近百年,新中国建立后才奋起直追~”

王昌盛大致讲了一下现状,然后动情的说道:“……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发人员並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拼命的干。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们的吴老院士去年临终前对我们的嘱託,你们一定要把航空发动机搞出来。我们对他说你好好休养,我们一定按照你的意见把发动机搞出来……”

说到这,王昌盛再次落泪了,而且这一次比刚才还要激动,大颗大颗的眼泪从眼眶中滚落下来:“现在,新发动机首次试车,推力就超过了鹰酱的f119的推力数据,我想我们可以告慰吴老院士了,我们没有让您失望……”

王凝的眼睛瞬间红了。

……

“哎,他怎么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