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攻克难关  海疆共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自从宋心田提议在由逸行g6改造的新车型上配备811三元鋰电池,胡品正就在积极行动,与各方联络物色合適的电池產品。

新能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於2023年底在喀什经济开发区成立,有著非常先进的电动汽车整车製造的理论经验,尤其在电池技术方面,拥有多项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国家专利。

811三元鋰电池的生產成本,如果按照60千瓦时的电池组计算,成本价大概在3-4.8万元,用在零售价不到9万元的电车上,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胡品正急需与研究院的动力专家们研究如何降低电池成本,在保证满足新车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改造现有电池结构。

按照赵毅峰的说法,最终能安装进新款车型的鋰电池绝对无法再称作是811,而是一种全新型號的动力电池,暂时起名叫做极能gb。

极能电池,早就已经存在,新能研究院对其立项开发的时间不短,至今已超过了两年。由材料科学家、电池工程师、电化学专家、测试工程师等三十余人组成的研发团队经过两年苦干,取得了极大成功。

目前这一款新型电池已通过实验室研发与测试阶段,即將进入中试生產与验证期。

当胡品正得知这一消息,拍著脑袋感嘆可真是天助领航,只要喀什西部工厂建成投產,领航就能为新能研究所提供中试生產车间,建立小规模的中试生產线,按照优化后的工艺进行电池小批量生產。

然而与新能研究院签订完战略合作协议,胡品正看到了极能电池的设计图纸以及性能与参数介绍,不由苦笑出声,意简言賅地拋给赵毅峰几个字:还是太贵啦。

怎么办?

应该遵从领航通过市场调研得出的实际需求结论,继续改进吗?

可是他们提出的要求,比极能刚立项时更加复杂,不仅要確保实现预定的研发目標,还得在成本节约上下大功夫。

极能研发团队里,不少人开始抱怨,说凭什么领航的研发人员要向他们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控制生產与经营成本完全是企业的职责,什么时候轮到研究院来帮他们一起承受压力?

开始时,赵毅峰也抱有类似想法,但当他带领几名骨干专家前往领航西部公司考察,见到这一企业援疆团队在如何忘我工作,为了爭取在中亚市场上投放一款合適的新车,在如何奋力拼搏,他的想法就变了。

回到研究院后,赵毅峰召集所有项目组成员开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我们研发的產品,最终流向的地方是市场,如果市场不接受,研发任务就是失败的。企业客户的满意度,高於一切定量指標,高於一切標示著『合格』二字的书面文件。我这么说就只有一个原因——满意度来自於现实生活,指標、数据就只是空泛的字母或者数字,它们不能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创造任何经济效益。所以,请不要始终用学术头脑对待工作,否则我们就是在干无用功。”

由那时开始,极能电池项目重新启动,並更名为极能gb项目,大傢伙儿都明白了为什么要重启,也明白了改进原有版本的重要性,所以都在为如何精简原材料,大幅度降低电池生產成本而出谋划策。

然而成本计算做得再精细,也无法改变原材料供应的价格。鈷的国际市场价,一吨在33万元人民幣,镍的国际市场价,一吨在13万元人民幣,纯度99.7%的电解锰每吨的价格也超过了十万元人民幣。

又要適应严苛的寒冷或者炎热驾驶环境,又要保证续航里程,还得质优价廉?

除去优化电池的內部结构,减少使用材料,並研究出最科学的电化学组合来实现这一目標,就別无他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