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4章 夸父工程首遇难题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如果有一个仪器,可以精准的量化一个人的思维频率,那么便可以清晰的发现,洛珞此刻的思维比起三四年前要强了不止一截。

即便是正常情况下的思维频率,也几乎和刚拿到【头脑风暴】並使用的200%的情况相近了。

显然在系统和道具的加持下,洛珞的脑域正在以远超普通人的速度开发著,所以……这一次他想试试,在不依赖道具和积分的情况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此刻他的大脑就像一个过热的引擎,以惊人的速度处理著庞杂的信息流:

回忆中的理论证明步骤、论文推导中的关键思路、周建军提供的失败数据点、剧本游戏中那朦朧却指向成功的“感觉”……

稿纸消耗了厚厚一迭,白板上也几近写满。

他尝试著將壁面曲率效应通过一个经过修正的有效磁粘度概念引入方程,並与磁畸变力特徵长度和惯性-磁力比形成耦合。

他在三个关键参数的维度空间里艰难地摸索、推演,试图找到稳定流的“孤岛”所在。

然而,困难重重:

变量耦合的混沌性:三个参数並非独立,改变一个会引起其他参数的连锁反应,方程反馈环错综复杂。

经验係数的缺失:模型中引入的“有效磁粘度”参数如何定量?理论没有给出现成的值,实验数据也不足以標定。

时空尺度的断层:宏观流场的控制与微观浸润行为紧密相连,而传统n-s方程处理微观接触线问题本就十分棘手。

边界条件的诅咒:基板那复杂的几何构型导致边界条件极其复杂,理论处理上是个泥潭。

他的手指因高强度的演算而微微颤抖,太阳穴突突地跳。

无数次尝试构建简化模型,又在內部逻辑的衝击下崩塌。

他仿佛在浓得化不开的黑雾中攀登一座陡峭险峻、地图缺失的山峰,脚下是理论的深渊。

他知道成功的路径就隱藏在某个地方,是他在证明n-s存在性时就曾“窥视”过的那个光滑解空间在现实物理世界中的抽象映射,但现在,这座桥樑的图纸散落在黑暗与未知的迷雾深处。

已经枯坐了十几个小时,演算稿纸散落一地,白板上布满了反覆擦写、交织重迭的痕跡。

屋子里瀰漫著精神高度消耗后特有的冰冷寂静和未解难题的沉重压力。

洛珞站在墙前,眼神依旧紧紧锁住那片符號的荆棘丛林。

他的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刚毅的直线,短暂的进展似乎触手可及,又被新的矛盾击退。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迫僵硬的思维再次运转,目光投向了墙上一块尚未书写、闪烁著金属光泽的空白区域,以及散落在地上的稿纸堆。

大门隔绝了外界一切声响。

洛珞坐在一片狼藉前: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磁流体动力学的方程和符號,地上散落著涂满草稿的纸张。

空气里瀰漫著提神喷雾的薄荷味和淡淡的咖啡渍气息——那是他彻夜未眠的痕跡。

终端上周建军的信息和那几条刺目的红色曲线,让本就焦灼的思绪更加翻腾。

“洛伦兹力项,x,磁场b是主导,但流体的反作用…惯性项()在高流速下变得如此重要…还有粘性应力张量η在高剪切区…”

他在脑海中翻检著n-s方程在磁流体中的扩展形式——雷诺平均ns方法、大涡模擬,甚至尝试引入最新的数据驱动模型。

但每次构建的简化模型,都很快在复杂变量耦合和非线性混沌面前轰然倒塌。

他捏了捏眉心,手指无意识的摩挲著一枚温润的石头——那是和刘艺菲在圣米歇尔山海滩散步时捡的,粗糙的表面此刻却带来一丝奇异的安定感。

系统不是他仅有的优势,作为n-s方程的证明者,他是唯一握有钥匙的人——两年前那场惊动数学圣殿的证明,让他洞见了光滑解如何在湍流奇点的刀锋上维持存在。

此刻,磁场与高速流体的致命纠缠,在他眼中同样可以拆解为为熟悉的数学语言:

动量方程左侧的对流项在强磁场下扭曲,而洛伦兹力项更像一张无形的巨网將流体钉死在特定轨道。

他指尖划过白板上的涡量输运方程,突然顿住——剧本游戏中稳定等离子体磁笼时,那种微妙施加反向压力打破共振链的触感闪电般甦醒!

这不是经验公式能描述的直觉,而是n-s方程光滑性证明中近乎固定的思维记忆。

如果说普通学者需要繁复模型描述湍流,那他就可以直接看见方程深处的“奇点解剖图”:

液態金属撞击基板壁面的爆裂,本质是壁面几何曲率诱导的涡量猝发!

他猛然调取失稳前0.1秒的数据流,像当年在数学疆域追捕解的存在性证据那样,在混沌中锁定被所有人忽略的预失稳特徵波——那是光滑解在崩溃前最后的痉挛。

“磁场扭曲了等效曲率……”

伴隨著一个念头闪过。

那个在虚擬实境中挣扎著拯救核聚变发动机的下午,那股濒临崩溃的等离子体……是如何被稳定住的?

洛珞闭上眼睛,让指尖感受石头的纹理,仿佛再次触摸到“应急手动干预闸”那冰凉的金属面板。

並非靠精確解算所有等离子体微团的轨跡,而是在千钧一髮之际,凭著对系统整体平衡的物理直觉,抓住磁场的“柔性”与约束的“韧性”交匯点,输入了关键的补偿脉衝。

“等离子体和液態金属…流体…都是流体!物理不同,但湍流的『脾气』或许相通……”

他猛地睁开眼,抓过一张新草稿纸,丟弃了“完美预测所有涡旋”的执念。

目光紧紧锁定终端屏幕中那短暂的“预失稳”阶段的数据——在那混乱爆发前的瞬间,仿佛有某种规律在挣扎。

“主导耗散路径!”

他低声自语,笔尖飞速游走。

“液態lipb像被磁力线『冻结』著前进,但在高流速下,它自身的惯性又想挣脱束缚,关键矛盾点在哪?是接触线!基板入口的几何曲率!”

洛珞意识到,正是那微小复杂的壁面几何,在强磁场和高剪切下,对接触线附近的流体施加了难以预测的畸变应力,导致了液態金属对壁面浸润状態的瞬间改变——“去浸润”!这才是失控撞击的触发点。

思路瞬间打通!

他把n-s方程中处理壁面效应的边界条件项,与磁场作用下的流场特性强行关联,引入了一个大胆的概念——“磁场梯度引导下的等效壁面曲率效应”。

这意味著,强磁场方向的变化,会使得流体“感知”到的有效壁面形状在微观上发生动態改变!这种改变在传统的平均方程中难以体现。

“不能精確求解涡旋,但能否抓住导致涡旋破坏的*关键尺度?”*

他兴奋地写下:涡旋破碎尺度 l_d≈ f(,,, b,b, v_{loc})。

这个尺度直接决定了能量从大涡向小涡级联耗散的起点。

“还有,局部动能和磁能的相对重要性!”

洛珞迅速定义了一个新的无量纲参数 k_m =( v)/(b/),它表徵了局部流体惯性动能相对於磁能的大小。

在仿生基板入口的锐角区域,高流速 v导致 k_m陡升,意味著在那里,惯性动能短暂地压制了磁约束力,湍流开始主导。

而当涡旋尺度破碎到接近壁面特徵尺度时,浸润/去浸润现象被剧烈放大,引发连锁反应。

这是一个基於深刻物理洞察而非传统数值方法的半经验拓扑框架。

它牺牲了普適性,却精確瞄准了“夸父方案”中液態金属迴路在特定工况下的核心矛盾:壁面几何、磁场梯度、惯性动能与磁能此消彼长的动態平衡点。

连续近二十个小时的脑力风暴,让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他想起昨夜艺菲担忧的语音留言:

“珞,又熬通宵了吗?身体要紧…”

他苦笑著拿起凉透的咖啡啜了一口,焦苦而清醒,而此刻窗外天色已泛起鱼肚白。

没有片刻犹豫,洛珞接通了“星火”中心的保密视频会议,直接切入周建军负责的实验控制终端。

屏幕上,是周建军和其他几位流体力学专家惊疑不定的脸。

“周老师,暂停所有传统模擬试错!我发给你一组新的实时控制参数和监控重点。”

洛珞的声音沙哑但无比坚定的说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