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5章 强磁场下流体失稳——解决!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脑中响起《流浪地球》中方工的警告与算法碎片,与现实数据疯狂碰撞、优化:

优化方案聚焦点:

动態频率锁定:基於周建军团队提供的磁场数据,洛珞將方工的原公式选代为实时自適应算法一q_correction(t)=k·[vb(t)·v_ma(t)/p(t)]^(0.8),其中k为经验阻尼係数;

脉衝能量级联控制:勋章加持下,洛珞精准计算出每个脉衝单元能量必须约束在e_pulse<

0.05·(pv^2:△3),△为网格尺度,避免触发大尺度湍流;

谐振相位修正:依据《流浪地球》角色经歷过的“等离子体-液態金属耦合震盪”案例,他在控制迴路中植入相位延迟补偿模块,抵消脉衝波与主流的干涉效应。

“参数组设置完成!”

洛珞语速如飞,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残影:

“电磁脉衝频率隨q_crit动態跟踪,触发閾值设为涡旋谱能量峰值的80%!能量注入梯度按下表一”“

一份在八分钟內精確生成的《脉衝能量-频率匹配对照表》同步显示在周建军的屏幕上。

磁场梯度vb(t/m)特徵流速v_char(m/s)临界频率q_crit(khz)推荐脉衝能量密度(j/cm)

1512.738.20.041

1613.141.50.043

1713.444.90.046

“我需要两小时內完成三项改造:

在基板上游15cm处部署高频压电传感器阵列:

於入口锐角后方3cm嵌入微型电磁脉衝单元,瞬时功率≥5kw,频率响应带宽覆盖0-50khz);

基板全域增加雷射微位移监测网精度0.1um。”

屏幕另一端的周建军瞪大眼睛:

“脉衝干预?可强电磁扰动可能诱发—

“必须这么做”

洛珞斩断质疑,並没有解释为什么,而是直接调出成都基地的结构图:

“另外,立即停用当前所有实验基板一一之前的撞击已造成微观疲劳裂纹,新材料何时到位?

材料负责人从角落挤进镜头:

“新的wb-4复合材料基板正在合肥辐照中心做最后测试,预计—”

“48小时內必须抵达成都!”

洛珞的指关节敲在桌面上:

“这段时间,我们先用数学模型打一场预演战!”

接下来的72小时,数字空间將成为硝烟瀰漫的战场,对於【记忆沙漏】中看到的东西,洛珞也需要计算机来帮他做最终的验证。

这已经不是人脑能涉及的领域了。

“星火”的超算全功率运转,基於洛珞提炼的三组核心方程,构建出磁-流-固-热全耦合模型。

成都基地团队夜以继日地输入材料参数、磁场构型、热边界条件...超算屏幕上奔涌著亿万条相互作用的数据湍流。

第23小时:模擬显示单点脉衝会引起次生驻波震盪;

第41小时:洛珞加入相位延迟补偿模块,抵消脉衝波与主流的干涉效应;

第63小时:热形变模型预警,基板几何偏移將导致磁场边缘“磁漏”。

“再加一个曲率动態反馈环!”

周建军的团队熬得双目赤红,却兴奋地指著最新生成的图谱:

“洛总您看!把基板曲率变化量反馈到磁控系统,磁场边界就能自適应扭曲,始终『贴”住流体!”

当满载高纯wb-4复合基板的防辐照运输车驶入成都基地时,决战终於到来。

脉衝单元矩阵、微位移雷射网、压电传感器组成的庞大阵列如同精密的机械巨兽,蛰伏在迴路周围。

“启动二次实验!”

周建军压下震撼,立刻下令。

实验迴路再次轰鸣。

强磁场如无形牢笼轰然合拢!液態鋰铅化作一道银灰激流撞向锐角入口..:

屏幕上q_crit数值瞬间飆升至37.6khz!

“谐振频率锁定38.2khz!”

操作员喊著输入指令。

滋一一!

刺目的蓝白电弧在基板后方炸亮!

代表涡旋能级的压力脉动谱图上,那个致命的尖峰如同被利刃斩首般骤然崩塌,碎散成一地低矮的噪声!液態金属驯服地沿著蜂巢管道滑入预定位置。

“成功了?!”

大厅里进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

但欢呼未落,一组幽灵般的黄线在监控角落悄然爬升一一微位移传感器传来警报:新材料在强热衝击下正发生微米级几何变形!

“磁控系统介入!启用曲率补偿协议b-3!”

洛珞的指令如冰水浇下。

总控屏上,磁场边界层突然开始流体般扭动,自动追踪热膨胀造成的结构偏移。

刚被脉衝驯服的液態金属还未得及骚动,就被持续贴合的磁场曲线轻柔裹住代表系统稳定性的绿色光柱,最终坚如磐石地立於安全线之上。

强磁场稳稳升至15特斯拉,鋰铅合金以13m/s的高速冲向蜂窝状基板入口一一正是昨日撕裂发生的险境!监控屏上,Ω_crit数值骤然升至红色预警线(41.5khz),压力脉动谱中代表涡旋能的尖峰陡然凸起!

滋一一!

微弱的蓝色电弧在基板后方亮起。

高速摄影画面清晰显示:原本即將成形的流体漩涡被精准的逆向压力波打散,化为细碎无力的微湍流,温顺地沿著蜂窝管道流入。

壁面温度曲线平滑如缎,应力监测点一片寧静绿光。

整个实验室陷入室息般的沉默,隨即被压抑不住的惊呼打破。

周建军死死盯著稳定在设定流速的系统,喉结滚动:

“这这就是主动谐振涡流控制?竟真能打破惯性塌的死循环!”

液態金属循环是贯穿聚变堆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支撑强磁场下流体失稳问题的解决,意味著“液態lipb三合一”设计这个关键支柱终於站稳了脚跟一它扫清了项目蓝图得以实现的一个最基础也是最危险的障碍。

没有液態金属稳定循环,后续的点火、能量提取、维持都无从谈起。

“不止如此。”

洛珞长舒一口气,勋章效果缓缓消退,思维重新恢復常规速率。

他指向压力谱分析图:

“关键在於利用记忆碎片还原出的频率標定方法,我们不是压制湍流,而是精確打断它的能量聚合链,就像掐灭炸药引信的星火。”

他一边说著一边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因为在这一刻,整个夸父工程项目组,都隨著这次脉衝阵列的成功启动而前进了一大步。

前期的实验和准备工作的第一道大难关已经被他们攻克,强磁场下流体失稳的问题他们终於解决了。

虽然现有软体与资料库无法像未来科技那样,直接预测磁流体耦合行为,但通过实验依旧可以弥补。

系统是“夸父逐日”磁箍缩惯性约束聚变方案的生命线。

强磁场、高速流下保持稳定是其核心要求。

此次成功不仅是一个问题解决,更是直接攻克了整个项目初期论证时周建军教授等专家明確指出的最大技术鸿沟之一。

它证明了方案中“拓扑图预测的稳定区窗口”是真实存在的、可以达到並控制的。

而且这次解决之道一一“磁场梯度引导下的等效壁面曲率效应”和“主动谐振涡流控制”一完全基於洛珞的物理洞察和他在极端条件下推演出的半经验拓扑框架。

它的奏效,是对洛珞整个方案底层物理构思和核心模型的一次强有力的、实打实的確认。

证明了洛珞那看似不可思议的“物理直觉引导下的拓扑降维近似”路径並非空中楼阁,而是能够驾驭复杂现实的核心武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